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露行

标题包含
白露行
今岁淮南雨仍缺,官府祈求已逾月。 城中又复闭南门,移市向北人纷纷。 州前结坛聚巫觋,头冠神衣竞跳掷。 缚草为龙置坛侧,童子绕坛呼蜥蜴。 箫鼓迎神来不来,旱风终日吹黄埃。 宁知白露只数日,稻苗焦枯恐不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章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 章甫自幼聪颖过人,20岁时中举人,2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今年淮南雨水仍然不足,官府祈祷已经过了一个多月。 城市里又把南门关闭,转移集市到北方人们纷纷前往。 州政府门前设立祭坛聚集巫觋,头戴神灵之冠竞相跳跃。 用草编成小龙放置在祭坛旁边,儿童围绕祭坛呼叫蜥蜴。 击打竹筒和皮鼓迎接神明降临,干旱的风整天吹起黄色的尘埃。 难道不知道白露时节只剩下几天,稻田里的禾苗恐怕来不及抢救就要枯萎了。
去完善
释义
1. 淮南:泛指淮河以南地区。此处特指江苏淮安一带。 2. 官府:指地方政府。 3. 逾月:超过一个月。 4. 城中又复闭南门:指为了防止雨水进入城市,关闭南门以防水。 5. 移市向北人纷纷:指民众为了避水,纷纷向北迁移市集。 6. 州前结坛:在官署门前设置祭坛。 7. 巫觋:古代的男女巫师。 8. 头冠神衣:祭祀时穿戴的帽子和神衣。 9. 跳掷:跳跃、舞动。 10. 缚草为龙:用草扎成龙形。 11. 童子:儿童。 12. 呼蜥蜴:呼唤蜥蜴神。古人认为蜥蜴能带来雨水。 13. 箫鼓:吹箫击鼓。 14. 旱风:干热的风。 15. 黄埃:尘土飞扬。 16.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农历八月初一前后,是秋天渐冷的标志。 17. 稻苗:水稻的幼苗。 18. 焦枯:枯死、枯萎。 19. 恐不及:担心赶不上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古代某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情景。首联点明当地今年雨水不足的问题,且政府已经祈雨逾月,仍然没有明显改善;颔联通过描述城市中的紧急应对措施,展现了人们对于干旱问题的忧虑;颈联中聚集的巫觋、头冠神衣竞相展示着他们的舞蹈与信仰,表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期待和信仰之力;而尾联则暗示了尽管人们祈盼已久的白露即将到来,但庄稼的生长状况却令人担忧,无法承受接下来的时间考验。整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深度关注,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关切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露行》是宋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这段时间里,章甫曾参加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功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坚持创作诗歌。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富有哲理,受到后世文人墨客的赞誉。 在《白露行》这首诗中,章甫通过对白露时节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他在诗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白露时节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