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苏武牧羊图

标题包含
苏武牧羊图
沙漠茫茫北海隅,坚持汉节困匈奴。旃亦可吞雪可齧,羝乳依然守故吾。任教卫律工辞说,誓死唯知望帝都。天怜苦辱还乡赐,十九星霜白发须。一自属国归拜典,至今群仰汉牧夫。虎头不没荩臣志,终古留画牧羊图。古今不少奉使者,几人名节立羌胡。读史放开观世眼,可能媲美此图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章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 章甫自幼聪颖过人,20岁时中举人,2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茫茫沙漠处北方,坚守汉使困于匈奴。虽然困苦不堪,依然保持自我。无论对方如何巧舌如簧,我宁愿死也不背弃祖国。终于熬过了艰苦岁月,得以回到家乡。十九年的风霜雨雪,已生华发。自从成为国家使者,人们都敬仰我的忠诚。虎头般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永远留在世人心中。自古以来,身为使者,能保持名节的不多。翻阅历史,能与之媲美的并不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北海:即贝加尔湖,位于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在汉代,此地属于匈奴势力范围。 2. 汉节:汉朝使者的符节,象征汉朝的尊严和权力。 3. 旃:毛毡,这里指用来做帐篷的材料。 4. 啮:咬,吃。 5. 羝乳:公羊产奶,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这里比喻一种荒谬的要求。 6. 卫律:西汉时期投降匈奴的官员,后来成为匈奴的谋士,曾劝降苏武。 7. 帝都:指长安,西汉时期的首都。 8. 天怜苦辱:指汉朝皇帝得知苏武的情况后,下令将他接回国内。 9. 十九星霜:指苏武被扣留匈奴长达十九年的时光。 10. 白发须:形容苏武归来时满头白发的样子。 11. 属国:指附属国家的使臣。 12. 虎头:指名将班超的儿子班固,他在《汉书》中详细记载了苏武的事迹。 13. 荩臣:忠诚的大臣。 14. 羌胡: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
去完善
赏析
《苏武牧羊图》是一首描绘苏武坚守民族气节的诗。诗人以苏武在北海边的艰辛生活为切入点,表现了他在恶劣环境中坚定信念、忍受艰苦的精神风貌。诗中提及的“坚持汉节”和“誓死唯知望帝都”凸显了苏武始终坚守民族气节和思念故土的情愫。诗人通过对比卫律和苏武的行为,揭示了忠诚与背叛的区别,颂扬了忠诚者的崇高品质。此外,诗人还通过“十九星霜白发须”等词语描绘出苏武的沧桑岁月,表达了对他坚贞不渝精神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赞美了苏武高尚的品质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激发了人们对忠诚与气节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苏武牧羊图》是元代诗人章甫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元朝已经统一了中国,但由于蒙古人的统治政策,中原地区的汉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依然十分尖锐。 章甫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情怀的诗人,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民族的深深热爱和对正义事业的坚定支持。他在诗中以苏武牧羊的故事来激励人们坚定信念,追求正义,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 章甫生活在元朝初期,这个时期他的生活经历曲折,曾遭受排挤和压迫。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用诗歌表达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爱,对正义事业的执着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充分展示了章甫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