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宅
卜宅定何好,庐山泉石奇。
夜梦五老人,问我归何时。
山中有蕨薇,可以疗子饥。
束书早归来,长歌歌紫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择居何处最佳,庐山美景实数奇特。
梦中出现五位长者,询问我何时能归家。
山中蕴藏丰富植被,可解你我饥饿之苦。
收拾好书卷尽早回归,高歌一曲赞美紫芝。
去完善
释义
1. 卜宅:占卜选择住宅之地。这里指选择居住的地方。
2.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以瀑布、云雾、松树“三绝”著称。
3. 五老人: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五位仙人。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4. 蕨薇: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嫩芽可食,营养丰富。
5. 紫芝:又称灵芝草,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古人认为它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卜宅》,是明代诗人章甫所作。诗中以“卜宅定何好”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居所的追求。接下来两句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以泉水和奇石凸显山中的奇趣盎然。“夜梦五老人,问我归何时”则传达出作者与山中五位老人的互动,颇富寓言色彩。
接下来的四句诗中,“山中有蕨薇,可以疗子饥”表现出作者欲以此解决生活困扰的意愿,表达了隐居山林、自给自足的志趣。而“束书早归来,长歌歌紫芝”二句则是劝诫自己要早日摆脱尘世纷扰,步入山中,过上恬淡自如的生活,诗意浓烈,展现出作者超脱尘世的志向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卜宅》是宋代诗人章甫的一首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地位逐渐上升,诗歌创作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章甫作为当时的一位文人,对诗歌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
在这一时期,章甫的人生际遇颇具波折。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在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对个人命运和家国兴亡表现出深深的忧虑。这种时代背景影响了章甫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在这首《卜宅》中,章甫通过描绘故乡的美景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表现出了他对时代风云的关切。这首诗充分展示了章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使其成为宋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