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冈山岩

标题包含
宿冈山岩
山外连云云外山,云岩古刹谢尘寰。零星木石相牵引,断续藤萝且附攀。避客兔归三窟里,谈禅僧现十方间。浮生因果谁参破,夜半钟声梦觉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章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 章甫自幼聪颖过人,20岁时中举人,2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外连著白云,白云之外还有山峰,古老的寺庙在山岩之中,向世人传达著放下尘世的智慧。零散的树木和石头彼此紧靠,断断续续的藤蔓相互依附攀爬。躲避宾客的兔子藏身洞穴中,谈论禅理的僧人出现在各个角落。世事如梦,谁能理解其中的因果呢?半夜时分,钟声回荡,让人从梦境中觉醒。
去完善
释义
1. 宿:在...过夜,这里指在山中过夜。 2. 冈山岩:诗人的故乡,位于湖南新宁南端的一个山区。 3. 云外山:形容远处的山脉,云雾缭绕,如在云端之外。 4. 云岩古刹:位于冈山岩上的古老寺庙。古刹,古老的寺庙。 5. 谢尘寰:离开俗世的纷扰,表示诗人向往清静的生活。谢,远离;尘寰,世俗世界。 6. 零星木石相牵引:描述山中树木石头的分布,星星点点地分散各处。 7. 断续藤萝且附攀:形容藤萝沿着山势断续生长,攀爬于山石之上。 8. 避客兔归三窟里:借用了古代成语“狡兔三窟”的典故,兔子有三个洞穴可以躲避危险,比喻诗人远离尘世纷扰,隐居于山林之中。 9. 谈禅僧现十方间:描述僧人在寺庙中谈论禅宗佛法,领悟宇宙万物的真理。十方,佛教术语,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上方、下方十个方向。 10. 浮生因果谁参破:感叹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关系,但又有谁能彻底明白其中的道理呢?浮生,短暂的人生;因果,佛教用语,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11. 夜半钟声梦觉关:夜晚时分,听到寺庙钟声响起,使人从梦境中醒来,感悟人生的真谛。
去完善
赏析
《宿冈山岩》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古刹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山外连云云外山”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景象,表现出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意境;紧接着的“云岩古刹谢尘寰”点明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暗示出远离世俗纷扰的清净之地。颔联通过描述零星的木石和断续的藤萝来展现自然环境的静谧和生机。颈联则借“避客兔归三窟里”这一比喻表达出隐逸之志,同时也通过“谈禅僧现十方间”传达出佛法的力量。尾联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在这纷繁世界中,谁能看透生老病死的因果循环?只有领悟到这一点,才能在夜半钟声中梦醒,超脱生死。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在自然与佛法中的思考,表达了其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冈山岩》是南宋诗人章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34年。当时正值金国灭亡、蒙古帝国崛起的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在旅途中夜宿山间的所见所思,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章甫是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章甫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失去了朝廷的重用,被迫四处流浪,体验了民间的疾苦。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期。金国的灭亡和蒙古帝国的崛起使得国家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时代背景为章甫的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关照。在《宿冈山岩》中,章甫通过对山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战乱中的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