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吕伯恭见寄韵
鲁钝不如锥处囊,嗜好凿圆投枘方。
镜中须发今苍浪,多病年来疏酒觞。
山林旧约都茫茫,局促何由心胆张。
半生恍堕水中央,疾呼四顾无舟航。
客舍雨余梅杏黄,忆君著书看屋梁。
缄题到手伸读忙,亦知别后遥相望。
我犹驽马遭绊缰,君若鹰鹯之老苍。
见义勇往柔而刚,君不求名名自彰。
行须正色肃鹓行,不容燕雀高飞翔。
辱诗敢忘什袭藏,报章勉率聊寄将。
广厦他时客几房,种成桃李满江乡,忍使故人趋道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鲁钝":愚钝不灵光,此处是作者自谦的说法。
2. "锥处囊":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比喻有才能的人无法施展抱负。
3. "嗜好凿圆投枘方":凿圆,把圆形的物体加工成圆形;枘方,把方形的物体加工成方形。这里形容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去迎合事物。
4. "镜中须发今苍浪":形容自己须发花白,年纪已大。
5. "酒觞":古代酒器,这里代指饮酒。
6. "山林旧约":指过去与友人相约隐居山间的约定。
7. "局促":拘束,不自在。
8. "恍堕水中央":形容处于困境中的状态。
9. "疾呼四顾无舟航":呼喊求助却找不到救援。
10. "客舍雨余梅杏黄":指雨后客舍周围梅花和杏花的景象。
11. "著书":撰写书籍。
12. "缄题到手伸读忙":拿到书信后立刻阅读,表现出急切的心情。
13. "别后遥相望":分手后彼此挂念。
14. "驽马":劣马,这里指自己的才学不足。
15. "鹰鹯之老苍":指吕伯恭的英武气质和远大志向。
16.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道义的事就去做。
17. "柔而刚":外柔内刚,既有柔和的一面也有坚定的一面。
18. "行须正色肃鹓行":行为要端正,对待同仁要严肃尊重。
19. "燕雀":比喻无志之人。
20. "广厦":宽敞的房屋。
21. "种成桃李满江乡":指通过努力使人才遍布社会。
22. "忍使故人趋道旁":不让老朋友走到道路的旁边,即不希望朋友受到冷落。
去完善
赏析
《次吕伯恭见寄韵》这首诗是诗人章甫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自我评价和反思。诗中表达了他的命运多舛、半生迷茫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与友人吕伯恭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人以“鲁钝不如锥处囊”开篇,表达了自己性格迟钝、不善于交际的无奈。他用“嗜好凿圆投枘方”来形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努力适应环境却难以融入的尴尬处境。
“镜中须发今苍浪,多病年来疏酒觞”两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容颜老去、疾病缠身,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常感。同时,他也提到自己因为健康状况不佳,逐渐疏远了酒宴聚会,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的转变。
在诗的中段,诗人回忆了与友人吕伯恭的旧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迷茫之中,心灵无法得到真正的释放。“半生恍堕水中央,疾呼四顾无舟航”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无助和迷茫,凸显出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描述了客舍中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在“亦知别后遥相望”这句中,流露出自己对友情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牵挂。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以“见义勇往柔而刚”来赞美友人的品质,表示他们在面对困境时都能够勇敢地去挑战。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不求名利,但却能够声名远播。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诗人对自己的深深自省,也有他与友人间的深厚友谊。诗人通过对自我命运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出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
章甫,本名谢翱,浙江临安人,南宋末期的文人、诗人。他在南宋末年担任低级官员,但由于战乱,官职不稳,生活困顿。章甫的诗歌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他的诗风沉稳、豪放,强调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的深入反思。
在南宋末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时期,金兵南下,南宋王朝面临灭亡的危机。在此背景下,章甫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次吕伯恭见寄韵》是章甫写给好友吕伯恭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章甫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赞美。他用深沉的诗句描绘了当时的战乱场景,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与朋友共度的时光,以及他们共同面对困境的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