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郭遐龄所携张安国诗韵
早作诸公客,过门竞挽留。
忧时心尚壮,怀旧涕难收。
富贵来何晚,文章老更优。
尊前身健在,不必问封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上就开始接待各位宾客,经过家门的时候大家都争相邀请留下。
忧心时事的心态依然壮志满怀,怀念过去的朋友和岁月眼泪不禁潸然而下。
荣华富贵来得太晚,而我的文学创作越到老年反而越显优秀。
只要身体健康就好,无须太过在意功名利禄。
去完善
释义
1. 次:按照一定的次序或者顺序。
2. 郭遐龄: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
3. 张安国:即张商英,字天觉,号安国,南宋名臣、学者,历任尚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有“为国伐谋”之称。
4. 诗韵:写诗时依据的声韵规则。
5. 早作诸公客:很早就成为了诸公的门客。
6. 过门竞挽留:每到一处就被争相挽留。
7. 忧时心尚壮: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情依然强烈。
8. 怀旧涕难收:怀念旧友时的泪水难以止住。
9. 富贵来何晚:为何富贵来得如此之晚。
10. 文章老更优:年老的文人写作更加优秀。
11. 身健在:身体健康。
12. 封侯:封建社会中,皇帝的赐封。这里指的是追求功名。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章甫以郭遐龄和张安国的诗韵为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观。首联“早作诸公客,过门竞挽留”,表达了作者早年就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尊敬。颔联“忧时心尚壮,怀旧涕难收”,则表现了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豪情壮志以及怀念故人的深厚感情。颈联“富贵来何晚,文章老更优”,暗示了作者淡泊名利,专注于诗歌创作的高尚情操。尾联“尊前身健在,不必问封侯”,则表明了作者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信心,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富贵的轻视。整首诗韵律和谐,语言流畅,充分展示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郭遐龄所携张安国诗韵》是中国南宋时期诗人章甫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末年。
在这个时间段里,章甫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早年曾入仕为官,但在官场沉浮多年,感到无法施展抱负,遂辞官退隐。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彼此以诗文唱和,抒发了对时代命运的关注和感慨。期间,他与郭遐龄、张安国等著名文人多有交往,这首诗便是他对郭遐龄和张安国的诗韵的回应。
章甫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王朝衰微之际。北方金国不断南下侵扰,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士人纷纷投笔从戎,试图挽救国家危亡。然而,章甫却选择了退出政坛,寄情于山水之间。这表明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国家的现状和未来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