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谢仲连

标题包含
呈谢仲连
一苇江头风雨寒,邂逅三日同清驩。 诸尘不染眼自碧,万事随缘心已安。 雨晴归路马蹄疾,问君呼船定何日。 杖藜过我城南偏,游戏世间文字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章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 章甫自幼聪颖过人,20岁时中举人,2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的小舟在风雨中摇曳生寒,与君共度三日的欢快时光。 我的心已因万事随缘而平静,眼中所见皆是美好的风景。 雨后放晴,策马扬鞭踏上归途,不知何时还能再邀友人共乘小舟。 闲暇时,你我漫步城南,品茗论道,以文字作诗,让生活充满诗意。
去完善
释义
"一苇江头风雨寒":此处"一苇"形容竹筏小舟,"江头"指江边,整句意思是在寒冷的风雨中在江边的小舟上。 "邂逅三日同清驩":"邂逅"是偶然遇见的意思,"清驩"是指清静的欢乐,整句意为在偶然遇到的三天中一起享受着清静的欢乐。 "诸尘不染眼自碧":"诸尘"指的是世俗的烦恼,"眼自碧"表示眼睛清澈,这句意是清净的眼睛不被世俗的烦恼所污染。 "万事随缘心已安":"万事"指所有的事情,"随缘"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心已安"是说内心已经平静安宁,这句意思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雨晴归路马蹄疾":晴天后的归路上,马儿奔跑起来非常快。 "问君呼船定何日":问你在什么时候会再叫我去坐船。 "杖藜过我城南偏":用拐杖行走经过我的住所,暗示作者谢仲连住在城南边。 "游戏世间文字禅":比喻以诗文为消遣,借此修行佛道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时光的诗词。诗人在开篇即通过“一苇江头风雨寒,邂逅三日同清驩”的描述,展现出一幅风雨交加的江头场景,却在此时与朋友意外相逢,共同度过了三天快乐的时光。这种看似矛盾的画面,恰恰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机缘巧合。 接下来,诗人用“诸尘不染眼自碧,万事随缘心已安”来表达他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纷繁复杂,只要内心保持清澈,便能以平常心看待一切。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使得诗人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 而在“雨晴归路马蹄疾,问君呼船定何日”中,诗人则表达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尽管离别在即,但诗人仍然期许着再次相聚的日子,这也反映了他们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诗人以“杖藜过我城南偏,游戏世间文字禅”收尾,传达出他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只要秉持着一颗宁静的心,就能在文字中找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摆脱世俗的烦恼,达到心灵的解脱。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谢仲连》是南宋诗人章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 章甫在宋朝时期曾担任官员,但因为性格直率,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压。当时朝政昏暗,官场腐败严重,让章甫深感痛心。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辞官回乡,专心写作,留下了许多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 这首诗正是他在回到家乡之后,写给朋友谢仲连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章甫用自己的诗篇揭示了社会的疾苦,表达了他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