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葬西施挽歌

标题包含
葬西施挽歌
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连江起珠帐,择地葬金钗。 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炎(1909年-2007年),原名王树声,字子龙,号雨田。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学者和艺术教育家,被誉为“书坛泰斗”。 王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向西方远望那吴国之地,书信犹如凤凰般翩翩起舞。连绵不绝的江水如同一顶顶华美的帐篷,选择一处风水宝地来埋葬女子的金钗。 满地都是红心形状的青草,三层青石台阶显得格外尊贵。然而春风却找不到归宿,满怀忧伤和怨恨让人难以释怀。
去完善
释义
《葬西施挽歌》注释: 1. 西望吴王国:指诗人眺望遥远的古代吴国所在地。 2. 云书凤字牌:以云为书写工具,记录下凤凰一样的字迹,此处寓意吴国王宫的辉煌与尊贵。 3. 连江起珠帐:连江,指长江;珠帐,意为宝帐,这里用来说明吴国的繁荣昌盛。 4. 择地葬金钗:选择一块宝地安葬着金钗般美丽的西施。 5. 满地红心草:红心草,一种草本植物,红色心状叶,遍布在墓地周围,寓意哀悼之情。 6. 三层碧玉阶:三层的玉石台阶,用来形容墓地的高贵与庄重。 7. 春风无处所:春风无法到达此地,表达出对逝去者的悲悼之情。 8. 凄恨不胜怀:心情充满悲伤和愤懑,无法释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葬西施挽歌》,是南宋诗人王炎所作。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美人西施的深深怀念和同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中,诗人以西施所在的吴国作为起点,以云书写的凤字牌象征其显赫的地位。这两句从整体上勾勒了西施的身份背景。 颔联“连江起珠帐,择地葬金钗”描述了为西施建造陵墓的场景,彰显了其地位的尊贵。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西施葬礼的豪华气派。 颈联“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描绘了西施陵墓周边的景致。红心草象征着诗人的眷恋之情,而三层碧玉阶则暗示了陵墓的高大巍峨。 尾联“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则是诗人对西施命运的感慨。虽然生前风光无限,但逝后却无法抵挡无情的岁月侵蚀,美人已矣,空余春风抚慰。整首诗将婉约与豪放相结合,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惋惜和哀悼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葬西施挽歌》是南宋诗人王炎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建立,金兵南下,国土沦陷,生灵涂炭,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 王炎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历过南宋初年的战乱和流离失所。他曾参与抗金斗争,但未能实现抱负。晚年退居故里,以诗文自娱。在这样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下,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 在《葬西施挽歌》中,王炎以西施的形象寄托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他以葬西施为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哀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这种情感渗透在他的诗歌之中,使得这首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