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高计使柱史谢庾使刑郎登梅仙山丹青阁 其二
节迎吹帽约郊行,衣裌登危露未零。
一笑向时分皂白,相逢今日共丹青。
清姿照世郎官宿,劲操擎天柱史星。
自有此山无此客,来同老守醉还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欢迎各位戴着帽子约定一起到郊区散步,穿着适合季节的衣服登上险峻的高峰,露水的温度还未散去。
我们的笑声随着分明的黑白变化而传开,今天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描绘美好的画卷。
你们清朗的姿态如同照亮世界的官员,坚定的意志如撑天的柱子,熠熠生辉。
因为这座山才有这样独特的客人,来吧,让我们一起和老地方的主人畅饮,半醉半醒地度过这个愉快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节迎吹帽约郊行":节令是立冬后的晴天,可以相约去郊外走走;吹帽指的是风吹过人的帽子,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
2. "衣裌登危露未零":衣服穿得很厚实,站在高处看露水还没有消失。
3. "一笑向时分皂白":一笑了之的意思,不分彼此的好好欣赏这幅画。
4. "清姿照世郎官宿":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文士的风采,照耀着世间万物。
5. "劲操擎天柱史星":形容官员品质坚定,犹如支撑天地的柱子,比喻品质高尚。
6. "自有此山无此客":意思是这座山原本没有其他客人,暗示作者与朋友们在一起的独特氛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墨客相邀赏景、共叙友情的小诗。诗人借梅仙山丹青阁的美景,与友人共享欢乐时光,抒发其豪放不羁的个性与执着追求精神。“节迎吹帽约郊行”表达出热情好客、快乐郊游的氛围;“一笑向时分皂白,相逢今日共丹青”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在这次聚会中坦诚相待,尽情畅聊,彼此心灵相通,契合无间。“清姿照世郎官宿,劲操擎天柱史星”赞美了友人的品质与才华,而最后一句“自有此山无此客,来同老守醉还醒”则表达了诗人对此聚会的珍视,愿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陪高计使柱史谢庾使刑郎登梅仙山丹青阁 其二》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汝腾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赵汝腾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朝廷任职多年,历任尚书省右司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政治局势有较深入的了解。然而,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赵汝腾对国家的未来感到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作品,传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之情。
与此同时,赵汝腾所处的时代正值宋金对峙之际。金国对南宋的压迫日益严重,使得南宋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赵汝腾对于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这使他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努力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生活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