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台莲
斜倚秋风绝比伦,千英和露染难匀。
自为祥瑞生南国,谁把丹青寄北人。
明月几宵同绿水,牡丹无路出红尘。
怜伊不算多时立,赢得馨香暗上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秋风中轻轻依靠,美艳绝伦,无数花瓣沾染着露水,难以均匀分布。她是南方罕见的吉祥花卉,谁会把它描绘给北方的人们呢?在明亮的月光下与绿水相映,那雍容华贵的牡丹却无法走出世俗的红尘。可怜她短暂的时光里,赢得了香气弥漫,却鲜为人知。
去完善
释义
1. 《重台莲》:《重台莲》是唐代诗人李建勋创作的一首描绘莲花的长诗。
2. 李建勋:字致尧,唐朝宰相、文学家,以文才著称于世,与白居易、元稹等齐名。
3. 绝比伦:指莲花的美丽无与伦比。
4. 千英:指众多的莲花。
5. 和露染难匀:指莲花在露水滋润下,色彩鲜艳,难以均匀分布。
6. 为祥瑞生南国:莲花被看作吉祥之物,南方气候适宜,因此莲花大多生长在南方地区。
7. 丹青:此处指绘画,比喻将莲花的美呈现在纸上。
8.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指远离莲花生长地的北方地区。
9. 明月几宵同绿水:描绘莲花的清新美丽,月光映照在水面上,莲花显得更加纯净。
10. 牡丹无路出红尘:指牡丹这种花卉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而莲花却能保持高洁的品质。
11. 伊:指代莲花。
12. 多时立:指莲花短暂的花期。
13. 赢得馨香暗上身:指莲花虽然短暂,但其香气却久久萦绕在人心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重台莲”,描述了莲花在风中的姿态与形象。诗中首句通过“斜倚秋风”来形容莲花的风姿,表现出莲花遗世独立、美丽绝伦的品质。接着诗人以“千英和露染难匀”来强调莲花的清新脱俗,以及它和露水的相互衬托。然后诗人写道,莲花是南国的祥瑞,谁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带给北方的人们欣赏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将莲花的美呈现在远方的遗憾。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莲花的形象:月光下,莲花如同绿水中的一轮明月,而牡丹虽然美丽,却离不开繁华的尘世。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莲花的怜爱之情,并赞颂了它的馨香。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莲花之美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赞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台莲》是唐代诗人李建勋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荷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建勋正处于唐朝中晚期的动荡时期。当时,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选择以莲花为主题,表达了其向往宁静、美好的生活愿望。
结合诗人的生平事迹来看,李建勋在唐僖宗时任翰林学士承旨,后因触怒权贵而被贬为抚州刺史。他的仕途坎坷,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重台莲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品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