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袅袅熏风软,娟娟湛露光。参差仙子仗,迤逦羽林枪。
迥去侵花地,斜来破藓墙。箨干犹抱翠,粉腻若涂装。
径曲茎难数,阴疏叶未长。懒嫌吟客倚,甘畏夏虫伤。
映水如争立,当轩自著行。北亭尊酒兴,还为此君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拂的暖风微微吹拂,晶莹的露珠闪烁着光芒。仙子的仪仗参差错落,士兵的长矛连绵不绝。远远地离开繁花之地,斜斜地越过斑驳的苔藓墙壁。绿竹的身姿依然挺拔,如同翠绿的屏障;细腻的竹叶如同涂抹了粉饰,璀璨夺目。小径曲折,竹茎难以计数;树荫稀疏,绿叶尚未丰满。即使面对诗人也无动于衷,唯独害怕夏天的虫子伤害它。在水边仿佛在争艳挺立,在窗前独自繁茂生长。北亭中的美酒让人兴致盎然,还为这绿色的世界而狂欢。
去完善
释义
1. 袅袅:摇曳的样子。
2. 熏风:和暖的南风。
3. 娟娟:美好的样子。
4. 湛露:浓重的露水。
5. 参差:高低不齐。
6. 仙子:指竹子。
7. 仗:仪仗,泛指随从。
8. 迤逦:连绵不断。
9. 羽林枪:指竹林中竹笋。
10. 迥去:远离。
11. 侵花地:开花的地方。
12. 斜来:倾斜地生长。
13. 破藓墙:穿过长满苔藓的墙。
14. 箨干:竹笋的外壳。
15. 抱翠:呈现绿色。
16. 粉腻:指竹笋表皮的白色粉末。
17. 涂装:涂抹装饰。
18. 径曲:小径曲折。
19. 茎难数:指竹子数量众多,难以计数。
20. 阴疏:树荫稀疏。
21. 叶未长:叶子还未完全展开。
22. 懒嫌:不喜欢。
23. 倚:倚靠。
24. 夏虫伤:指夏季虫害对竹子的伤害。
25. 映水:指竹子在水边的倒影。
26. 当轩:对着窗户。
27. 著行:排列成行。
28. 北亭:指诗人在北方的亭子。
29. 尊酒:美酒。
30. 兴:兴致。
31. 此君:指竹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新竹生长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竹的形态、生长环境和姿态,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新竹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竹》是唐朝诗人李建勋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07年至960年,即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李唐王朝已经衰落,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建勋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坎坷。他曾担任过唐朝的官员,但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被贬谪。后来,他又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政权任职,官至宰相。然而,他在南汉政权的地位也不稳固,最终因与权臣矛盾激化而辞官退隐。
在《新竹》这首诗中,李建勋通过对新竹生长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自我修养、不断成长的精神追求。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在乱世中保持清白品德的高尚情操。这首诗虽然是咏物之作,但蕴含了丰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