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妓
自为专房甚,怱怱有所伤。
当时心已悔,彻夜手犹香。
恨枕堆云髻,啼襟揾月黄。
起来犹忍恶,剪破绣鸳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己曾经专横跋扈,却突然感到悲伤。
当时心中已经懊悔,整夜双手仍然留有香味。
痛恨枕头堆积着如云的秀发,泪水沾湿了如同月亮的黄衫。
起床后仍然忍受着厌恶,剪破了绣有鸳鸯的锦缎。
去完善
释义
1. 专房:指妻子或情人独居之处。
2. 怱怱:形容匆忙。
3. 心已悔:心里已经后悔。
4. 恨枕:令人憎恨的枕头。
5. 云髻:形容妇女的发髻高耸如云。
6. 啼襟:形容哭泣时泪水沾湿了衣襟。
7. 月黄:黄色月光。
8. 忍恶:忍受厌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殴妓》,其主题为描绘一位男子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思和对受害者的深深悔恨。首联“自为专房甚,怱怱有所伤”中,“专房”一词意味着男子的独享与专注,但这却导致了女子的伤害。接下来的诗句里,“当时心已悔,彻夜手犹香”描述了他在事发后内心的后悔以及女子手上的香气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些都是他挥之不去的罪恶感的表现。在颈联“恨枕堆云髻,啼襟揾月黄”中,“恨枕”和“啼襟”暗示了女子的哀愁,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关系已经破裂。尾联“起来犹忍恶,剪破绣鸳鸯”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改变现状并弥补过错的努力,但一切似乎已为时已晚,无法挽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男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传达了对女性的同情和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殴妓》是唐代诗人李建勋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男子对一名青楼女子的打骂场景,表达出诗人在那个时代对女性地位的同情和关注。以下是关于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的阐述: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这是一个文人墨客云集、诗歌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青楼女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命运和遭遇受到了广泛关注。她们通常被迫卖艺或卖身,以维持生计,但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中,她们却被视为低贱和不洁的存在。
李建勋作为一位唐朝的文人,他在生活中接触到了许多类似的女性,对她们的生活状况产生了深刻的同情。这首诗就是通过对一个男子殴打青楼女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群体的关爱和关注。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建勋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曾经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在这种情况下,他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更为深入,也更加关心弱势群体的命运。
此外,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但女性的地位仍然较低。在这种背景下,李建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呼吁人们关注和改善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