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雨二首

标题包含
春雨二首
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花径不通新草合, 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 萧萧春雨密还疏,景象三时固不如,寒入远林莺翅重, 唯称乖慵多睡者,掩门中酒览闲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连绵小雨或许会妨碍出游欣赏景色,但这情景在诗人眼中却充满感情。花海小径被新的草丛覆盖无法通行,令人回想起当年客居此地的时候,因阴雨而心情郁闷,只好留在山中的旅馆里消磨时光。 春天的小雨时而密集时而稀疏,春夏秋冬各有千秋。寒冷的空气使远处的树林显得格外寂静,黄莺的翅膀感觉也有些沉重。这个时候最适合那些喜欢懒懒散散、睡懒觉的人,他们关起门来喝喝酒,悠闲地阅读着闲书。
去完善
释义
1. 春霖:春天的雨水。 2. 妨:妨碍,阻挡。 3. 游赏:游玩欣赏。 4. 唯到:只有到。 5. 诗家:诗人,从事诗歌创作的人。 6. 花径:指花木丛生的路。 7. 新草合:新的草木生长在一起。 8. 闲忆:静静地回忆。 9. 为客处:作客的地方。 10. 闷留:因烦恼而留在某地。 11. 山馆:山间旅馆。 12. 阻行行:阻止行动。 13.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鸣声。 14. 三时:春、夏、秋三个季节。 15. 固不如:确实比不上。 16. 寒入远林:寒冷进入遥远的树林。 17. 莺翅重:莺鸟翅膀沉重,指雨后的天气使莺鸟飞行吃力。 18. 唯称:只适合。 19. 乖慵:指不合群,懒散。 20. 多睡者:喜欢睡觉的人。 21. 中酒:微醺,喝了酒后稍有醉意。 22. 览闲书:阅读闲暇时的书籍。
去完善
赏析
《春雨二首》是唐朝诗人李建勋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春雨的描绘,表达了他的感慨和心情。 首先,作者提到春霖妨碍了人们游玩欣赏美景,但对他来说,这却别有一番情趣。这里的花径因新草生长而堵塞,让人不禁想起昔日做客时的情景,心中感到沉闷。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春雨对他的独特意义。 接着,诗人描绘了春雨的景象,既有“萧萧”细雨,也有“密还疏”的变化,展示了春天的多样面貌。然而,春天虽美,却不比秋天的肃杀之气,和冬天的严寒冰霜。这里的“三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 然后,诗人描述了远处的树林在春雨的滋润下,莺鸟振翅飞翔的场景。这里的“寒入远林莺翅重”,既形象地描绘了春雨后的气候特征,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春雨的心情。他认为,只有那些性格乖僻、懒散的人,才能在这样的天气里关起门来,喝着小酒,悠闲地阅读诗书。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超脱与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雨二首》是唐朝诗人李建勋所作的组诗。这组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07年至963年之间,即后梁至南唐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局势不稳定,战争频繁。 作为文人雅士的李建勋,对时事政局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知。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黄巢起义、朱温篡位、南唐建立等。这些事件给他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段时间里,他辗转多地,曾任职于多个政权,官至尚书右仆射,但最终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被贬谪为地方官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建勋通过描绘春雨这一自然景象,抒发了他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在《春雨二首》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景物变化,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组诗也反映出作者在面对乱世时,对于人生价值和信仰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