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闲游

标题包含
闲游
携酒复携觞,朝朝一似忙。马谙频到路,僧借旧眠床。 道胜他图薄,身闲白日长。扁舟动归思,高处见沧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每天都忙忙碌碌地带着酒和杯子去饮酒, 这匹马已经熟悉了频繁走过的小路,而僧人则借用旧的床铺来休息。 在道义上取得胜利,其他的事情就变得不重要了; 只要身心闲暇,感觉白天的时光也会变得漫长。 一艘小船摇动了我回家的念头,站在高处可以看到那一片沧海。
去完善
释义
1. 携酒复携觞:携带着美酒。这里"携酒"和"携觞"都表示携带美酒的意思。 2. 马谙频到路:马儿熟悉频繁走过的小路。"谙"意为熟悉。 3. 僧借旧眠床:和尚借用旧的床铺。 4. 道胜他图薄:修道比其他的图谋更为淡薄。这里的"薄"是动词,表示轻视。 5. 身闲白日长:身体悠闲的时候感觉白昼的时间很长。 6. 扁舟动归思:乘着小船开始动了归乡的思绪。 7. 高处见沧浪:在高处可以看到波浪滚滚的江河。这里"沧浪"是指江河之水。
去完善
赏析
《闲游》是唐朝诗人李建勋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光游览山水的情景。在这首诗中,诗人展现出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携酒复携觞,朝朝一似忙”,表现了诗人携酒出游的热情和忙碌。这里并非指诗人真的繁忙,而是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他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寻求闲适的心态。他忙里偷闲地游走于山水之间,以求心灵上的宁静。 颔联“马谙频到路,僧借旧眠床”,描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马谙频到路”意味着他的坐骑熟悉了他的行程,这反映出他常来此地;“僧借旧眠床”则表明他与山中僧人的亲密友谊,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交融,以及他内心渴望归属的愿望。 颈联“道胜他图薄,身闲白日长”,强调了诗人对于道家生活的向往和修身养性的态度。在诗人眼中,世俗的欲望是空虚的,而追求自然之道才是生命的真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身心俱闲的状态,以及对悠长岁月的感悟。 尾联“扁舟动归思,高处见沧浪”,则表现出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思绪波动。当他登上高处眺望远方时,突然产生了归乡之情。这里的“沧浪”意指江河水,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朋友的牵挂。 综上,《闲游》一诗通过对携酒游历、与僧人和马匹的交流、修身养性以及对故乡的思念等画面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道家生活哲学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闲游》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诗人李建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58年前后,正值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 在这一特殊时期,李建勋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南唐的宰相,后因政坛斗争失利而被贬为庶民。失意的李建勋开始寄情于山水,以诗词抒发内心的感慨。这首《闲游》便是他在被贬期间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在《闲游》创作的时间段内,南唐正处于内政不稳、外患频仍的境地。尽管南唐国力较弱,但在文化方面却相当繁荣,诗歌创作尤为突出。李建勋作为南唐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受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广泛赞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