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惜花

标题包含
惜花
淡淡西园日又垂,一尊何忍负芳枝。 莫言风雨长相促,直是晴明得几时。 心破只愁莺践落,眼穿唯怕客来迟。 年年使我成狂叟,肠断红牋几首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夕阳西下的花园显得如此恬淡宁静,面对这美丽的景致,我怎舍得放下手中美酒。不要说风雨总是匆匆而来,晴空万里的日子又能维持多久呢?我怕的是黄莺无情地踩踏落花,更害怕客人来得太迟,辜负了这大好时光。然而,年年这样的场景却让我成了狂放的诗人,为此写下多少诗篇啊!
去完善
释义
1. 西园:古代的一种园林建筑风格,这里指花园。 2. 尊: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代指饮酒。 3. 芳枝:这里指的是花朵。 4. 长:表示时间很长。 5. 直是:简直。 6. 晴明:晴朗明媚的天气。 7. 心破:心里痛苦。 8. 只愁:只担心。 9. 莺:指黄莺鸟。 10. 践落:踩踏掉落。 11. 眼穿:望眼欲穿。 12. 怕:担忧。 13. 客:游客。 14. 狂叟:狂放不羁的老人,这里是作者自嘲。 15.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16. 红牋:红色的纸张,常用于书写信件或诗句。
去完善
赏析
《惜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诗人在首联中以“淡淡西园日又垂”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紧接着以“一尊何忍负芳枝”表达对花的珍视。颔联中,诗人用“莫言风雨长相促”和“直是晴明得几时”两句表达了对风雨的担忧和对晴明的期待,揭示了自然现象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颈联中的“心破只愁莺践落”和“眼穿唯怕客来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意。尾联中,诗人以“年年使我成狂叟,肠断红笺几首诗”作结,传达出自己因惜花而感慨不已的心情以及将这种情感寄托在诗篇之中的意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惜花》是唐代诗人李建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9世纪末,当时唐朝已经进入晚唐时期,社会政治动荡,文人墨客多感慨时事、伤怀人生。 李建勋是晚唐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诗人,他的一生历经了宦海沉浮,曾担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要职,后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他在任翰林学士期间,曾与唐僖宗、唐昭宗有过密切交往,见证了晚唐的衰落。在他的晚年,国家局势愈发严峻,民生疾苦加剧,这使得他对国家的未来深感忧虑。 在这一时期,晚唐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频发,外族侵扰不断,朝廷内部斗争激烈。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感叹世事无常,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建勋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寓意的诗篇,如《惜花》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