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闲居秋思呈祥松二公

标题包含
闲居秋思呈祥松二公
秋光虽即好,客思转悠哉。去国身将老,流年雁又来。 叶红堆晚径,菊冷藉空罍。不得师相访,难将道自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阳光虽然宜人,但旅行者的思绪却更加迷茫。离开了家乡的我已经逐渐老去,而时光流转就像南归的大雁。 红叶铺满了夜晚的小径,寒冷的菊花只能依靠空空的酒坛取暖。如果没有师傅的探访,恐怕我难以领悟其中的奥妙。
去完善
释义
1. 闲居:指无官职的闲暇生活。 2. 秋思:秋天的思绪,秋天的感想。 3. 呈:呈现;展现。 4. 祥松二公:诗人的两位朋友。 5. 秋光:秋天的风光,多指美丽的秋景。 6. 客思:旅居在外者的思念之情。 7. 悠哉:漫长而闲散的样子。 8. 去国:离开国家或故乡。 9. 身将老:身体即将衰老。 10. 流年:流逝的时光。 11. 雁又来:大雁又飞回来了,寓意季节变换。 12. 叶红:树叶变红,描绘秋天景色。 13. 晚径:傍晚的小路。 14. 菊冷:菊花凋零,寒冷之感。 15. 藉空罍:酒杯空了,表示诗人饮酒赏月的心情。 16. 不得:无法得到。 17. 师相访:朋友互相拜访。 18. 难将道自开:难以自我开启内心的道德之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闲居秋思呈祥松二公”,是唐朝诗人李建勋所写。诗中的“闲居”指的是诗人在家乡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而“秋思”则是秋天引发的思乡之情。全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秋光虽即好,客思转悠哉”,指出尽管秋天的景色很美,但诗人的思乡之情却越发强烈。这里的“客思”是指诗人离家在外,怀念故乡的心情。“悠哉”一词形象地表达出诗人思绪的纷扰和无奈。 颔联“去国身将老,流年雁又来”,通过对比自己的离乡背景和身体渐衰的现实,以及每年秋天大雁南飞的规律性现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推移和自己的无力对抗。这一联的表达含蓄而又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岁月匆匆、年华易逝的感慨。 颈联“叶红堆晚径,菊冷藉空罍”,是对秋天景色的生动描绘。“叶红”指树叶在秋天变为红色,与下句的“菊冷”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个萧瑟、寂寥的秋天景象。而“藉空罍”则暗示了诗人借酒消愁的心态,体现了他在这种环境下孤独无助的心境。 尾联“不得师相访,难将道自开”,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导师指导,以便更好地领悟人生道理的心情。这里的“师”可以理解为诗人敬仰的前辈或者导师,而“道”则可以理解为诗人寻求的人生哲理或生活智慧。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