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雪有作

标题包含
雪有作
霏霏奕奕满寒空,况是难逢值腊中。 未白已堪张宴会,渐繁偏好去帘栊。 庭莎易集看盈地,池柳难装旋逐风。 长爱清华入诗句,预愁迟日放消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空中满布纷纷扬扬的飘雪,更何况是难以遇见的腊月中。还未完全变白已然可以举办宴会了,渐渐繁茂的柳树喜好远离帘栊。庭院里的草容易聚集看起来好像铺满了整个地面,池塘边的柳树难以装上雪花随风旋转。我常常喜欢那些把清华美景写进诗中的时刻,也提前担忧春天来临的时候,雪花会融化消失。
去完善
释义
1. 霏霏奕奕:指雪花飘洒的样子。 2. 难逢:不易遇到的机会。这里指下雪的时候。 3. 值:恰好。 4. 腊中:农历十二月。 5. 白:指雪。 6. 张宴会:举行宴会。 7. 渐繁:指雪渐渐变多。 8. 帘栊:门窗的帘子。 9. 莎:杂草。 10. 预愁:提前担忧。 11. 迟日:春天。
去完善
赏析
《雪有作》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雪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诗分为四联,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雪之美、之趣和诗人对雪的喜爱与担忧。 首联“霏霏奕奕满寒空,况是难逢值腊中”,以磅礴的气势描述了雪花纷飞的壮观场面。“霏霏奕奕”形象地刻画了雪花的轻盈姿态,同时暗示了雪量的丰沛。而“满寒空”则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氛围,为整个画面的营造打下了基础。 颔联“未白已堪张宴会,渐繁偏好去帘栊”,表达了雪景给人们带来的欢愉气氛。诗人通过“未白已堪张宴会”传达出即使雪还未完全覆盖大地,已经可以举办盛大的宴会,意味着人们对雪的期待和喜悦之情。“渐繁偏好去帘栊”则表现出诗人对风雪的喜爱,以及人们在风雪中的自由无束。 颈联“庭莎易集看盈地,池柳难装旋逐风”,描述了雪后的自然景色。“庭莎易集看盈地”说明了积雪速度之快,且覆盖了庭院的每个角落。而“池柳难装旋逐风”则反映了雪化过程中的另一种美景,即随风飘落的雪花,使得柳树披上了银装,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韵味。 尾联“长爱清华入诗句,预愁迟日放消融”,传达了诗人对雪景的留恋以及对雪融的担忧。“长爱清华入诗句”意味着诗人喜爱将美丽的雪景写入诗篇,表达对雪的赞美和感慨。而“预愁迟日放消融”则透露了诗人对雪终将消融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在悠扬的诗句中展现出一幅生动立体的雪景图,使人流连忘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有作》是五代十国时期诗人李建勋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940年左右,此时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 在这个时期,南唐政权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割据,南唐的社会仍然充满了不安定的因素。这种背景下,李建勋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尤为深刻。他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雪有作》时,李建勋已经步入老年。他在南唐宫廷中担任过重要职务,如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受到贬谪。然而,这些人生际遇并没有让他消沉,反而使他更加关注自然与人生的感悟。通过对雪景的描绘,他以一种超脱的心态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