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寄孙员外
朝始一枝开,暮复一枝落。
只恐雨淋漓,又见春萧索。
侵晨结驷携酒徒,寻芳踏尽长安衢。
思量少壮不自乐,他日白头空叹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上的时候,一朵花正在盛开,到了傍晚,它又凋谢了。
担心雨水淋湿了花瓣,又看到春天的景象显得有些萧条。
一大早就带着随从和朋友们一起出发,在长安市寻找美景。
思绪中充满了遗憾,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快乐,等到头发都白了才感叹不已。
去完善
释义
1. 朝:早晨。2. 暮:傍晚。3. 萧索:凋零衰败的样子。4. 侵晨:接近早晨的时候。5. 驷:四匹马拉的车。6. 酒徒:嗜酒之人。7. 寻芳:寻找花草美景。8. 长安衢:长安城的大路。9. 思量:考虑。10. 少壮:年轻力壮之时。11. 不自乐:不快乐。12. 他日:以后。13. 白头:年老头发变白。14. 空:白白地。15. 叹吁:叹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惜花寄孙员外》是唐朝诗人李建勋的佳作。这首诗通过对花朵早晨盛开、傍晚凋谢的现象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春天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携酒徒寻芳踏遍长安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时不懂得享受时光的感慨。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将来白发苍苍时,只能空留遗憾和叹息。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惜花寄孙员外》是晚唐诗人李建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06年,即唐朝末年。在这一年里,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而李建勋则因政治斗争被贬至江西一带。
在这个时期,李建勋的生活充满了困厄和挫折。他曾经官至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却因为直言不讳而遭人陷害,被贬谪至偏远的地方。这种人生际遇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艰难。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状态。黄巢起义、藩镇割据等问题困扰着国家,使得唐朝的统治日渐衰微。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李建勋深感忧虑和痛心,他以惜花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代的哀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