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晚泊,望庐山不见,因怀岳僧呈察判
贪程只为看庐阜,及到停舟恨颇浓。云暗半空藏万仞,
长愧昔年招我入,共寻香社见芙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拼命赶路只为了看那庐山的美丽风光,到了这里才停下船只却觉得有些遗憾。云雾遮住了半边天空,让人看不到那藏着万丈山峦的庐山全貌。真是后悔当年朋友邀请我来这里欣赏美景的时候没有一起参加。
去完善
释义
1. 岁暮:年末或一年将尽的时候。
2. 晚泊:夜晚停泊。
3. 庐山: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著名山脉,以风景秀丽著称。
4. 不见:看不见,无法看到。
5. 怀:思念,想念。
6. 岳僧:指在山上修行的僧人。
7. 呈:表达,展示。
8. 察判:监察官员。
9. 贪程:贪图行程,急切赶路。
10. 庐阜:即庐山。
11. 及到:到了之后。
12. 停舟:船只停下。
13. 恨颇浓:遗憾很强烈。
14. 云暗:云雾弥漫。
15. 半空:天空的一半。
16. 万仞:形容极高,这里用来形容庐山。
17. 长愧:长期感到惭愧。
18. 昔年:以前,过去。
19. 招我入:邀请我进入。
20. 香社:寺庙,僧院。
21. 芙蓉:荷花,此处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抵达庐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即靠近庐山时,却遗憾地发现自己无法看见庐山真面目。然而,他却仍然看到了其它美丽的景色——浮云和江水。他不禁反思自己过去的态度,对于未能如愿见到庐山感到惭愧。同时,他也怀念起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经历,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此次旅程的感悟。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差距时的内心矛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波澜,并将之转化为深沉的情感表达。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宏大的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