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田家三首

标题包含
田家三首
毕岁知无事,兵销复旧丁。竹门桑径狭,春日稻畦青。 犬吠隈篱落,鸡飞上碓桯。归田起囗思,蛙叫草冥冥。 不识城中路,熙熙乐有年。木盘擎社酒,瓦鼓送神钱。 霜落牛归屋,禾收雀满田。遥陂过秋水,闲阁钓鱼船。 长爱田家事,时时欲一过。垣篱皆树槿,厅院亦堆禾。 病果因风落,寒蔬向日多。遥闻数声笛,牛晚下前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整年都没有战事,士兵们已经解甲归田。村子里的竹林小径显得窄小,春天到来时稻田里一片绿意盎然。 狗儿在篱笆旁低声叫着,母鸡在石磨上飞舞。田园生活激起人的感慨,只有青蛙在寂静的草丛中鸣叫。 虽然我们不熟悉城市的街道,但乡村的生活充满乐趣,每年都有丰收的庆祝。用木头盘子端来盛满美酒,敲打着瓦片来祈求神明保佑。 秋天的霜落下,水牛回到了屋里,谷粒满地麻雀啄食着。远远地看过去,水塘边的秋水流过,小阁楼边停靠着几艘钓鱼的小船。 我一直很喜欢这种田园生活,总希望能够时常去体验一下。围着垣篱的种满了木槿花,大厅和院子里堆满了刚收获的谷物。 风吹落了树上的果子,寒冷的天气使得蔬菜向阳生长。远远地传来几声悠扬的笛音,傍晚时分,水牛沿着山坡慢慢地走下来。
去完善
释义
1.毕岁:一年结束。 2.兵销:战争平息。 3.复旧丁: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秩序。 4.竹门桑径狭:用竹子做成的门,种植桑树的小路,形容田园风光。 5.隈篱落:靠近篱笆的地方。 6.碓桯:舂米用的杠杆工具。 7.归田起囗思:回到家乡产生思念之情。 8.蛙叫草冥冥:田野里的青蛙叫声和草丛的寂静相映成趣。 9.不识城中路:远离城市,不知城市的道路情况。 10.熙熙乐有年:田园生活热闹而快乐。 11.木盘擎社酒:用木头制成的盘子端着祭祀用的酒。 12.瓦鼓送神钱:用瓦制成的鼓敲击以送别神明。 13.霜落牛归屋:霜冻季节,牛回到屋内躲避寒冷。 14.禾收雀满田:收割庄稼的时候,田野里有许多麻雀觅食。 15.遥陂过秋水:远处的水池经过秋天的雨水变得充盈。 16.闲阁钓鱼船:在荒废的房子旁边有人在钓鱼。 17.垣篱皆树槿:围墙和篱笆上都种满了木槿花。 18.厅院亦堆禾:院子里的厅堂堆满了稻谷。 19.病果因风落:生病的果子因为风吹而掉落。 20.寒蔬向日多:寒冷的蔬菜在阳光下生长得更多。
去完善
赏析
《田家三首》是唐朝诗人李建勋所创作的田园诗组诗,共三首。这组诗歌通过描绘农家日常生活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宁静的向往。 第一首诗中,作者以“毕岁知无事,兵销复旧丁”开篇,表达了战争结束、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接着,通过对竹林小径、春日稻田、鸡犬相闻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以“归田起口思,蛙叫草冥冥”收尾,表达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二首诗中,作者以“不识城中路,熙熙乐有年”开篇,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接着,通过对木盘社酒、瓦鼓送神、霜落牛归、禾收雀满等民间习俗的描绘,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丰收在望的景象。最后,以“遥陂过秋水,闲阁钓鱼船”收尾,表达了作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首诗中,作者以“长爱田家事,时时欲一过”开篇,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浓厚兴趣和亲近感。接着,通过对垣篱栽槿、厅院堆禾、病果因风落、寒蔬向日多等农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风貌。最后,以“遥闻数声笛,牛晚下前坡”收尾,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三首》是晚唐诗人李建勋所作的组诗。这组诗篇描绘了田间劳作的农民和他们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时间方面,这组诗篇大概作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即晚唐时期。当时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在田野乡村,农民们依然勤劳耕作,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 在这一时期,李建勋的人生经历也比较坎坷。他曾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但因直言不讳,多次触怒权贵,最终被迫辞官回乡。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农民的辛劳与生活的艰辛,对这些情景产生了深刻的感触,从而创作出这一组诗歌。 时代背景方面,晚唐时期,政治腐化,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然而,在这种困境中,广大农民依然坚持劳作,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组诗歌正是以这样的时代背景为基础,通过对农民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爱和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