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细雨遥怀故人

标题包含
细雨遥怀故人
江云未散东风暖,溟蒙正在高楼见。 细柳缘堤少过人,平芜隔水时飞燕。 我有近诗谁与和,忆君狂醉愁难破。 昨夜南窗不得眠,闲堦点滴回灯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水中的云朵还未散去,春风已带来暖意。在高楼上望去,一片雾气蒙蒙的景象。沿着河堤的纤细柳树少有行人经过,远处的草地间,不时掠过飞翔的燕子。我手中有一些尚未完成的诗篇,却找不到合适的人与我共同完成。想念你的时候,我常常陷入狂喜却又忧愁的心境。昨天晚上在南窗前无法入睡,只有独自坐在台阶上,望着逐渐熄灭的灯火。
去完善
释义
1. 江云:江面上的云雾。这里用来指代江南地区。 2. 东风:春风。在古诗中,东风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 3. 溟蒙: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4. 高楼: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建筑。 5. 细柳:嫩绿的柳条。这里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6. 缘堤:沿着堤坝生长。 7. 平芜:平坦的草地。这里用来形容江南水乡的风景。 8. 飞燕:飞翔的燕子。这里是用来形容燕子的活泼可爱。 9. 和:唱和,指互相写诗回应。这里指的是诗人想要找一个朋友一起创作诗歌。 10. 忆君:怀念友人。这里指诗人想念他的朋友。 11. 狂醉:大醉,极度兴奋的状态。这里用来形容诗人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12. 愁难破:忧愁难以消除。这里指诗人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13. 南窗:朝南的窗户。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在的位置。 14. 闲堦:空闲的石阶。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独自一人的状态。 15. 点滴:形容雨滴声。这里用来形容雨声。 16. 回灯:回到灯光下。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回到室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细雨遥怀故人》描绘了春雨中的江景和怀旧之情。在“江云未散东风暖,溟蒙正在高楼见”两句中,诗人以温暖的东风和朦胧的江云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抒情基调。接下来的“细柳缘堤少过人,平芜隔水时飞燕”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景象之中:柳树沿著河岸生长,燕子在水边飞翔,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这些景致也勾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因为它们都显得孤寂、落寞。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我有近诗谁与和,忆君狂醉愁难破。”这两句意味着诗人创作了诗歌,却无人欣赏和唱和,不禁怀念起过去的友人,希望他们能在这样的时刻陪伴自己。这种情感在“昨夜南窗不得眠,闲堦点滴回灯坐”的描绘中达到了高潮。夜晚时分,诗人无法入睡,只能独自坐在台阶上,倾听雨水滴落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细雨遥怀故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建勋的作品,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在这首诗中,李建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雨中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李建勋在唐代的文人中颇具盛名,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弱,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建勋作为一个文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代的忧虑。 在《细雨遥怀故人》这首诗中,李建勋通过对细雨、远山、黄叶等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氛围。这种氛围与他对故人的思念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时代的感慨,体现了他在这样一个动荡时期的无奈与悲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