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惜花更书与诸从事
公退寻芳已是迟,莫因他事更来稀。未经旬日唯忧落,
高楼鼓绝重门闭,长为抛回恨解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下班后去寻找春天的美景已经有些晚了,不要因为这个事情就来得更少了。还没有过一个月就担心花儿凋落,
当高楼上的鼓声停止后,沉重的宫门就关闭了,每次总是丢掉了美好的时光,令人悔恨不已,只能解开衣服无奈地离开。
去完善
释义
1. 公退:指官员退朝或离职之后。
2. 寻芳:欣赏鲜花。
3. 旬日:十日为一旬,这里表示一段时间。
4. 高楼鼓绝:指停止敲击楼上的鼓,意味着宴会结束。
5. 长为:长期如此。
6. 抛回:掉落、飘落的意思。
7. 恨解衣:怨恨地解开衣服,表达因忧虑而失眠。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醉中惜花更书与诸从事》诗中,李建勋以醉中的状态表达了对花的怜爱之情。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忙碌后的闲暇时光,以及他对花的珍视。“公退寻芳已是迟”表明诗人在公务繁忙之余,抽出时间欣赏花容月貌,尽管已经有些晚,但仍然不能忽略这种美好的事物。紧接着的“莫因他事更来稀”强调花之短暂和易逝,提醒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珍惜赏花的机会,不要因其他琐事而忽视了这一点。接下来的两句则描写了花朵即将凋谢的忧虑,诗人担心花儿的生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走向衰落,这一担忧在“未经旬日唯忧落”中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后四句则进入了诗人的深层情感表达。首先通过描述“高楼鼓绝重门闭”的场景,展现了夜深人静时,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花儿的失落感。紧接着的“长为抛回恨解衣”描绘了诗人因为无法挽留住花儿的美丽,而对世事的无奈和伤感。这里的“解衣”一词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放纵与解脱,表达了他在感叹生命的无常的同时,也为未来的道路做好准备的决心。整首诗寓情于景,借醉中对花的惋惜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中惜花更书与诸从事》是唐代诗人李建勋的一首咏花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末年,公元907年至960年之间。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
李建勋,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曾任南唐宰相,后因政见不合而辞官归隐。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在这首诗中,李建勋以醉中惜花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李建勋已经辞去了南唐宰相的职位,回到家乡过着隐居生活。他在这段时期内,虽然生活较为清贫,但精神世界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心境反映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如《醉中惜花更书与诸从事》等,都充满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