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致仕郎中
鹤立瘦棱棱,髭长白似银。衣冠皆古制,气貌异常人。
听雪添诗思,看山滞酒巡。西峰重归路,唯许野僧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鹤独立,瘦骨嶙峋;白须如雪,闪烁银光。古人的装束,气度非凡。
在漫天飞雪中写诗,灵感四溢;在山间赏景,美酒相伴。唯一的知交,便是那西峰上的野僧。
去完善
释义
鹤立瘦棱棱:形容身材瘦削、挺直的样子。鹤立,意指瘦高的人站立;棱棱,即棱角分明。
髭(zī):嘴上的胡须。
衣冠:代指郎中的穿着,这里指的是古代儒生常穿的宽大儒服。
古制:古代的服饰制度,这里指的是古代儒生的着装习惯。
气貌:气质与容貌,这里指郎中给人的印象。
异常人:不同于一般人。
听雪添诗思:在聆听雪花飘落的声音时,增添了作诗的灵感。
看山滞酒巡:观赏山水景色使得饮酒的兴致更加浓厚。滞,阻塞,这里引申为延长;酒巡,轮流敬酒、饮酒的意思。
西峰重归路:在西边的山峰上找到回家的路。西峰,泛指西方的山峰;重,再次。
唯许野僧亲:只有与野僧关系亲近。野僧,指的是在山野修行的僧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致仕(即退休)的郎中形象,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热爱自然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对人物的服饰、外貌、气质的描绘,使这位郎中的形象栩栩如生。
首联“鹤立瘦棱棱,髭长白似银。”以鹤立比喻郎中清瘦的身形,表现出他坚忍不屈的品质。颔联“衣冠皆古制,气貌异常人。”描述了郎中穿着古朴的衣冠,气质非凡,展现出他的超凡脱俗。
颈联“听雪添诗思,看山滞酒巡。”进一步刻画了郎中的生活情趣:在聆听雪花飘落时,激发了他的诗歌创作灵感;观赏群山起伏时,让他陶醉于美酒之中。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西峰重归路,唯许野僧亲。”表达出郎中对世俗的远离和对佛教信仰的追求。在西边的山峰上,只有与佛有缘的野僧才是他的知己。这种对宗教精神的追求,反映出他心灵的净化和人生的觉悟。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郎中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赠送致仕郎中》是五代十国时期诗人李建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时间为937年前后,正值南唐建立初期,政局相对稳定。
此时,李建勋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官至尚书左丞。他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参与制定国家大政方针,但在朝廷上遭到一些权臣的排挤,心情并不愉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送给即将退休的郎中,表达了对其的尊重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与此同时,五代十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频繁,民生疾苦。南唐虽然相对安定,但仍有外部压力,内政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李建勋作为一个有责任的文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十分关注,他的诗歌中也流露出这种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