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陵所居青溪草堂闲兴

标题包含
金陵所居青溪草堂闲兴
窗外皆连水,杉松欲作林。自怜趋竞地,独有爱闲心。 素壁题看遍,危冠醉不簪。江僧暮相访,帘卷见秋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窗外都是连在一起的水,杉树松树快要成为树林了。可怜自己处在忙碌的地方,却偏偏有着喜欢悠闲的心。白色墙壁上的字迹都已经看过无数遍了,而帽子只是戴着,并没有插上面饰。傍晚时分,江边的僧侣来访,我卷起窗帘,看见了秋天的山岭。
去完善
释义
1. 金陵:即南京,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2. 青溪草堂:作者在南京时居住的地方,位于青溪边上的草堂。 3. 闲兴:闲暇时的兴致。 4. 窗:窗户。 5. 连水:接连不断的流水。 6. 杉松:杉树和松树,这里指代树木。 7. 欲作林:快要形成树林的样子。 8. 趋竞地:竞争激烈的地方。 9. 独有爱闲心:只有我一个人热爱悠闲的生活。 10. 素壁:白色的墙壁。 11. 题看遍:书写过的诗句都看过一遍了。 12. 危冠:高高的帽子,这里指诗人自己。 13. 醉不簪:沉醉在酒中不需要戴帽子。 14. 江僧:居住在江边寺庙的僧人。 15. 暮相访:傍晚时分互相拜访。 16. 帘卷见秋岑:拉开窗帘看见秋天的山景。 17. 岑:小而高的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金陵青溪草堂的闲暇生活,以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从“窗外皆连水”到“危冠醉不簪”,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悠然的画面,传达出自己追求恬静、超脱的心境。最后两句“江僧暮相访,帘卷见秋岑”则表达了诗人与江僧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惬意时光。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陵所居青溪草堂闲兴》是唐代诗人李建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南京居住时,居于青溪边的一处草堂,感叹岁月静好的田园生活。此诗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时间为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局面,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南京地区相对较为安定,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避难之所。在此背景下,李建勋离开繁华的长安,来到南京青溪畔建立草堂,过上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当时,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创作。金陵地区的山水风光、历史遗迹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得以在诗作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忧虑的关注。这首诗正是李建勋在这一时期对宁静生活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