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粉蝶翩翩若有期,南园长是到春归。 闲依柳带参差起,困傍桃花独自飞。 潜被燕惊还散乱,偶因人逐入帘帏。 晚来欲雨东风急,回看池塘影渐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粉蝶翩翩飞舞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南方的花园即将进入春天。 闲暇时依靠着柳树枝条时起时伏,疲倦时便在桃花旁边独自飞翔。 它们被燕子突然惊起飞舞散乱,偶尔也会被人追逐而误入窗帘。 傍晚时分,天色阴沉,东风刮得猛烈,回头看那池塘中的倒影也越来越模糊。
去完善
释义
《蝶》这首诗描述了蝴蝶在春天的活动。下面是对诗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注释: 1. 粉蝶:指的是色彩斑斓的蝴蝶。 2. 翩翩:形容蝴蝶飞舞的样子。 3. 若有期:好像有一定的规律。 4. 南园:泛指南方的园林。 5. 春归:春天到来。 6. 闲依柳带:悠闲地依附在柳树上。 7. 参差起:时起时落。 8. 困傍桃花:困倦地在桃花旁停留。 9. 潜被燕惊:被燕子悄悄地惊吓。 10. 散乱:分散混乱。 11. 偶因人逐:偶尔被人追逐。 12. 帘帏:窗帘。 13. 东风急:东面的风很大。 14. 回看池塘影渐稀:回头看池塘里的倒影逐渐变少。
去完善
赏析
《蝶》这首诗通过对粉蝶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首联“粉蝶翩翩若有期,南园长是到春归”,点明了诗的主题和季节背景,同时传达出诗人对于蝴蝶的赞美之情。这两句诗描述了蝴蝶在春天来临时翩翩起舞的景象,强调了它们与春天的密切联系。 颔联“闲依柳带参差起,困傍桃花独自飞”,进一步刻画了蝴蝶的姿态和生活习性。诗人通过描写蝴蝶在不同场景中的行为,展现出它们的悠然自得以及面临的困境。这里,“依柳带”和“傍桃花”形象地描绘了蝴蝶依附于柳条和桃花之间飞舞的场景,呈现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颈联“潜被燕惊还散乱,偶因人逐入帘帏”,则转向描绘蝴蝶与人之间的互动。这句诗表现了蝴蝶在受到燕子的惊吓时四散逃窜的情景,以及当人们追逐它们时,蝴蝶会巧妙地躲避进入帘幕的情景。这种动态的画面展示出蝴蝶机敏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欣赏蝴蝶时的关注和乐趣。 尾联“晚来欲雨东风急,回看池塘影渐稀”,描绘了傍晚时分天气变化时蝴蝶的行为。这里的“欲雨东风急”预示着一场春雨即将来临,而“回看池塘影渐稀”则是形容池塘中的倒影逐渐消散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变化的环境中,蝴蝶开始返回栖息地,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这一景象不仅突显了蝴蝶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度,也透露出诗人在此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惆怅之感。 总之,《蝶》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对蝴蝶生活习性的深入了解,成功地捕捉了蝴蝶的美丽、悠闲、机敏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蝶》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李建勋所作,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当时唐朝正处于衰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感慨世事无常,抒发个人抱负不得志的悲凉之情。 李建勋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深受时代影响。他曾担任官员,但由于正直敢言,多次遭到排挤和贬谪。这使他深感怀才不遇,对现实充满了无奈与愤懑。在诗人的眼中,蝴蝶成为了美好事物的象征,但他深知这种美好终究无法长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哀叹。 与此同时,唐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朝廷内外政治斗争激烈。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中,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更加深沉,他的诗歌作品也逐渐转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蝶》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对蝴蝶短暂生命的描绘,揭示了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哲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