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黄鸟在垂柳下翩翩起舞,春风送别让人倍感悲伤。
离别的哀怨让人震惊于相隔千里的距离,回想过去十年的友谊心中感慨万分。
云开雾散,汶水上的孤帆渐行渐远,道路环绕梁山,骑马的行程缓慢而沉重。
这里一直都是可以尽情欢畅的地方,但留下你不让你走让我更加痛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平:唐朝时州名,在今山东东平县。
2. 别:分别,告别。
3. 前卫县:古县名,在今山东定陶县。
4. 李寀:人名,时任少府。少府是唐朝时期的一个官职。
5. 黄鸟:指黄莺,一种鸟类。
6. 翩翩:形容鸟飞翔的样子。
7. 杨柳垂:指春天柳树生长茂盛,枝条下垂。
8. 春风:春天的风。
9. 送客:送别客人。
10. 千里外: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11. 论交:指结交的朋友。
12. 十年时:指相识十年的时光。
13. 汶水:即汶河,流经山东的河流。
14. 梁山:山名,位于山东东平县附近。
15. 乘兴:趁着兴致。
16. 不住:留不下来。
17. 益:更加。
18. 凄其:形容悲伤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与朋友离别的场景。首联通过黄鸟翩翩、杨柳垂下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春天离别时的氛围,同时用“春风送客”表达出离别的悲伤情感。颔联则从离别的现实与回忆中感受到千里的分别所带来的感伤,并联想到与朋友相识相交的十年时光。颈联描绘了船帆远去、骑马缓行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意境。尾联则以“此地从来可乘兴”表达出挽留朋友的愿望,然而朋友终究离去,留下的是更加深刻的哀伤。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不舍和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作于天宝年间(742-756年),当时高适正游历山东一带。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寀就是其中之一。
天宝年间,唐玄宗沉溺于声色犬马,政治腐败,边疆危机频发。然而,高适在游历过程中,结交了许多有志之士,共同抒发豪情壮志,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在此背景下,他与李寀的友谊尤为珍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寀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诗中,他提醒李寀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国家的危机,共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