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照寺
一径凉飚响万松,青霞紫雾秘灵峰。
寒生列洞前溪雨,声到诸天午夜钟。
仙顶月高犹驾鹤,阴潭云起旧降龙。
出尘境界无多地,已上金庭第七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凉的风穿过松树,发出沙沙的声音,神秘的灵峰被青霞和紫雾环绕。寒冷的天气让溪水在前面的洞穴中冻结成冰,而声音在半夜时分传到了天堂的钟声。月亮在山顶闪耀,仿佛仙人在驾驭着仙鹤,而在阴影中的潭水升起,就像有条巨龙在这里曾经降落。这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并不多见,现在已经上升到了金庭的第七层。
去完善
释义
《先照寺》注释如下:
1. 先照寺:古代寺庙名,具体位置和历史背景不明。
2. 一径凉飚响万松:一径,一条路;凉飚,清凉的微风;响万松,风吹动松树发出的声音。这句描绘了先照寺周围的环境。
3. 青霞紫雾秘灵峰:青霞,青色的霞光;紫雾,紫色的雾气;秘,隐藏;灵峰,灵气聚集的山峰。这句描述了寺庙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
4. 寒生列洞前溪雨:寒生,寒气产生;列洞,一系列的洞穴;前溪雨,前面的溪流下雨。这句表现了寺庙附近降雨时的寒冷景象。
5. 声到诸天午夜钟:诸天,众神所在的天界;午夜钟,半夜敲击的钟声。这句传达了寺庙钟声传遍四方的意境。
6. 仙顶月高犹驾鹤:仙顶,仙人居住的地方;月高,月亮高悬;犹驾鹤,仍然驾驭着仙鹤。这句描绘了神仙在月光下驾驭仙鹤的场景。
7. 阴潭云起旧降龙:阴潭,阴暗的水潭;云起,云朵升起;旧降龙,过去降服过恶龙的传说。这句象征了寺庙周围的神秘气息。
8. 出尘境界无多地:出尘,超脱尘世;境界,境地;无多地,不多了。这句表示寺庙周围的仙境并不罕见。
9. 已上金庭第七重:金庭,金色的庭院;第七重,第七层。这句形容寺庙已经到达了第七层的金庭,表明寺庙的高大宏伟。
去完善
赏析
《先照寺》这首诗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仙境之美。首联“一径凉飚响万松,青霞紫雾秘灵峰”通过凉风和松树、青霞和紫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颔联“寒生列洞前溪雨,声到诸天午夜钟”则通过对前溪雨的描写,以及夜半钟声的传递,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寂静与神秘的气氛。颈联“仙顶月高犹驾鹤,阴潭云起旧降龙”则以驾鹤和降龙的形象,展现了寺庙的神秘色彩。尾联“出尘境界无多地,已上金庭第七重”则表示诗人已经领略到了这个远离尘世的地方,并通过登上金庭第七重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情。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形象,成功地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象,并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先照寺》是宋代诗人叶清臣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69年前后,正值北宋神宗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诗歌创作尤为活跃。叶清臣本人身为文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关心民生疾苦,以诗文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个时期,叶清臣正受到神宗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然而,他并未因得宠而忘记自己的职责,依然坚持为民发声,提倡廉政之风。在这首诗中,他以先照寺为引子,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