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猛虎行

标题包含
猛虎行
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 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 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勇猛的老虎不会畏惧敌人,英勇的战士不说假话。 畏惧敌人会玷污他们的名誉,说假话会辜负恩情。 利爪和牙齿能够抵御锋利的刀剑,果断勇敢,不畏惧战场。 要知道《易水歌》中的豪情壮志,即使死去也不会后悔。
去完善
释义
【猛虎】比喻勇武之人。 【怯敌】面对敌人时胆怯。 【烈士】指英勇之人。 【虚言】虚假的话。 【辱其班】侮辱了自己的职位或身份。 【爪牙】原意是指动物的爪子和牙齿,这里借指勇士。 【白刃】锋利的刀剑。 【果敢】勇敢果断。 【前阵】前线。 【易水歌】荆轲刺秦王时所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勇敢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古诗。诗人以猛虎为喻,表达了面对敌人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意为勇猛的猛虎不会害怕敌人,勇敢的烈士不会有虚假的言论。接下来的诗句则是进一步强调这种精神:“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即如果害怕敌人就会侮辱自己的品格,而虚假的言论则会辜负他人的恩情。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勇士与敌人的差异:“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勇士凭借自己的勇力和智慧,敢于面对锋利的刀刃和敌人冲锋陷阵,无所畏惧。而最后两句“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恡”则表达了勇士坚定信念,无论生死,都不会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勇敢者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猛虎行》是唐朝诗人李咸用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勇猛的老虎,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壮志和抱负。下面我将为您简述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关于诗的创作时间。李咸用生活在唐代晚期,大约公元9世纪左右。这个时期正值唐末战乱和社会动荡,然而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李白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其次,诗人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李咸用在唐代并非知名人士,他的生平事迹和具体生活状况没有详细记录。但从他的诗作来看,他可能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对世事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他在《猛虎行》中表现出的豪情壮志,也许正是他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自我期许。 最后,关于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知识。唐末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外族入侵,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通过描绘老虎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勇敢、坚定的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在抒发了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和社会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