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远公亭牡丹

标题包含
远公亭牡丹
雁门禅客吟春亭,牡丹独逞花中英。 双成腻脸偎云屏,百般姿态因风生。 延年不敢歌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 蘂繁蚁脚黏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 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 湓江太守多闲情,栏朱绕绛留轻盈。 潺潺绿醴当风倾,平头奴子啾银笙。 红葩艳艳交童星,左文右武怜君荣,白铜鞮上慙清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春天的时候,诗人来到位于雁门的禅客吟春亭,欣赏到一朵独秀于其他花朵中的牡丹。牡丹的美丽就像是倚靠在云屏上的仙女一样动人,各种姿态随着春风翩翩起舞。诗人在赞美牡丹的同时,也感叹即使像西王母身边的侍女潘安这样擅长歌唱的人,也不敢唱出牡丹的美丽,因为这会让天地都感到惆怅和忧愁。盛开的牡丹吸引来了蜜蜂蝴蝶,它们的忙碌与陶醉更增添了牡丹的魅力。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庐山脚下的见闻,那里有着精妙的自然景观。诗人感慨当地太守的生活闲适,他们围绕着庭院里的牡丹,欣赏着其美丽的姿容,品尝着甘美的美酒,聆听着奴仆吹奏的银笙。那些美丽的花朵仿佛是星星点点的小孩子,他们陪伴在人们的身边,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羡慕,也祝愿朋友们能够生活得越来越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雁门:古代关隘名,今山西代县西北,此处借指诗人所在地。 2. 双成: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名,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盛开时的美丽。 3. 延年:古代神话中的长寿神,这里用来赞美牡丹的花期长。 4. 倾城:形容女子美貌惊人,这里用来赞美牡丹花的美丽。 5. 朝云暮雨:形容牡丹花开时浓艳如云雾,这里用来描绘牡丹花的美丽。 6. 蕊繁蚁脚黏不行:形容牡丹花蕊繁多,连蚂蚁都无法爬行。 7. 甜迷蜂醉飞无声:形容牡丹花香浓郁,使蜜蜂陶醉得无法飞翔。 8. 庐山根脚:庐山是中国的著名风景区,这里用来比喻牡丹花的源头。 9. 湓江:江西九江市的一段河流,这里是诗人的故乡。 10. 栏朱绕绛留轻盈:描述了太守府邸里的牡丹花美丽轻盈的形态。 11. 绿醴:美酒,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的香气。 12. 平头奴子:指家中年轻仆人。 13. 啾:鸟鸣声,这里用来形容奴子吹银笙的声音。 14. 童星:儿童,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 15. 左文右武:形容牡丹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16. 白铜鞮:古代乐曲名,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优美。
去完善
赏析
《远公亭牡丹》是唐代诗人李咸用以远公亭中盛开的牡丹为主题而创作的一首赞美诗。诗中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形态和醉人芬芳,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以远公亭的地理位置为切入点,描述了牡丹在春天的盛开景象。"雁门禅客吟春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牡丹花的美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牡丹独逞花中英"则强调了牡丹花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地位,体现了它的高贵气质。 颔联通过对牡丹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美丽动人的姿态。"双成腻脸偎云屏"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瓣如同美丽的女子倚靠在云端屏风之上,表现出其高贵优雅的气质。"百般姿态因风生"则进一步展示了牡丹花在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使人们仿佛能闻到其散发出的芬芳香气。 颈联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延年不敢歌倾城"意味着牡丹花的美丽已经达到了使人忘却时间流逝的境界,如同倾城美女一般令人陶醉。"朝云暮雨愁娉婷"则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随风飘散、花期短暂的惋惜之情。 "蕊繁蚁脚黏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两句通过蜜蜂、蚂蚁等小动物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牡丹花的迷人魅力。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蜜蜂、蚂蚁对牡丹花的喜爱表现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暗示了牡丹花的香甜气息使得这些小生物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尾联则通过描述牡丹花的生长环境和观赏者的活动,再次强调其美丽和引人入胜的特点。"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描述了牡丹花在庐山的脚下茁壮生长,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气质。"湓江太守多闲情,栏朱绕绛留轻盈"则描绘了在湓江畔,太守和宾客们在红色栏杆环绕的亭子里欣赏牡丹花的轻盈舞姿,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远公亭牡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在唐宪宗时期(805-820年)创作的。这个时期正是大唐盛世的尾声,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各种艺术形式如诗歌、绘画、音乐等都有很高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李咸用的个人经历颇为曲折。他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未能如愿,这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的冷暖。然而,这种人生的挫折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使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在《远公亭牡丹》这首诗中,李咸用通过对远公亭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中以牡丹花的高贵典雅象征人的高尚品质,以远公亭的美景烘托出诗人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