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词
瀛阆盛佳招,排云下赤霄。
水犀梳插鬓,火玉佩垂腰。
凫影朝青舄,鸾音咽紫箫。
鼇宫无夜色,豹髓未尝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海市蜃楼美景招,推开云雾降红霞。
水犀头梳插鬓角,火玉腰带挂腰间。
凫鸭身影映朝霞,鸾鸟歌声鸣紫萧。
海底宫殿无夜色,豹骨骨髓未曾烧。
去完善
释义
《蓬莱词》是宋人胡宿创作的一首描绘仙境景象的诗歌。本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下面是诗句的注释:
1. 瀛阆: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仙境。
2. 盛佳招:盛大美好的邀请。
3. 排云:攀登云层。
4. 赤霄: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天空,代指天界。
5. 水犀:传说中的一种神物,可以防水防火。
6. 火玉:一种传说中的宝石,有火焰般的色彩。
7. 凫影:野鸭的影子。
8. 青舄:传说中神仙所穿的鞋子。
9. 鸾音:凤凰的声音。
10. 紫箫:紫色的箫,用于吹奏仙乐。
11. 鼇宫:即龙宫,这里用来形容仙境的宫殿。
12. 豹髓:传说中的一种仙酒,喝了能使人长生不老。
13. 烧:指烧制,这里是酿造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蓬莱词》是北宋文学家胡宿所创作的一首描绘仙境美景的词作。这首词通过对蓬莱仙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神秘世界的向往之情。
首先,词的开篇“瀛阆盛佳招,排云下赤霄”两句,以“瀛阆”和“赤霄”两个意象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好的仙境世界。这里的“瀛阆”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山,而“赤霄”则是指高空中的红色云彩。作者以这两个词汇开篇,展现了一幅美丽的仙境画面,为整首词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的“水犀梳插鬓,火玉佩垂腰”两句,是对仙境中人物的描绘。在这里,作者用“水犀梳”和“火玉佩”来形容仙境中人物的发饰和佩饰,形象地展示了他们超凡脱俗的形象。同时,这两句词也表现了作者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凫影朝青舄,鸾音咽紫箫”两句,则是通过“凫影”和“鸾音”两个意象,展现了仙境中的景象和声音。这里的“凫影”指的是仙鹤的影子,而“鸾音”则是指凤凰的鸣叫声。作者通过对这两种象征吉祥的动物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仙境的世界观。
最后,词的结尾部分“鼇宫无夜色,豹髓未尝烧”两句,则以“鼇宫”和“豹髓”两个意象,描绘了仙境中的生活场景。这里的“鼇宫”指的是海中的仙宫,而“豹髓”则是指一种珍贵的药物。作者通过对这两者的描述,表达了仙境中人们的生活富足、无忧无虑的美好愿景。
总的来说,这首《蓬莱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仙境画卷。作者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秘世界的探索欲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蓬莱词》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胡宿创作的一首描绘仙境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受到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他们的诗歌通常表达了个人理想和家国情怀。
在这个时代,胡宿(995-1064)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曾任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务,对国家治理和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见解。他一生致力于国家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贤能之士。此外,他还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擅长诗词歌赋,作品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胡宿所处的时代,宋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迅速。这种时代背景为胡宿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宋朝时期也是道教和佛教盛行之时,人们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也成为了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