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怀尊师

标题包含
寄怀尊师
多年疏法集,长夏忆斋房。 桐雨生苔净,杉风坐石凉。 真茶烹涧溜,满饭取天香。 何日挥冠冕,相期作道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时间远离世俗纷扰,在漫长的夏季回忆书斋时光。 桐树滴落的雨滴使得青苔更加洁净,杉树下微风拂面,坐在石头上倍感凉爽。 用山涧溪水烹煮真正的茶叶,满溢的米饭散发出自然的香气。 哪一天能够抛弃世间的名利束缚,我们相约一起去修行悟道。
去完善
释义
多年:长时间,多年未见。 疏:疏漏,这里是胡宿对自己疏于读书的反省。 法集:佛教经典。这里是指自己很长时间没有读佛教经典了。 斋房:书斋,书房。这里指老师教书的地方。 桐雨:桐树下的雨滴。 苔净:苔藓生长的地方很干净。 杉风:杉树下吹来的风。 坐石凉:坐在石头上感到凉爽。 真茶:真正的茶,好茶。 烹:煮,烧煮。 涧溜:山涧流水。 满饭:满满的一碗饭。 天香:自然界的香气,这里指的是米饭的香气。 挥冠冕:摘下帽子,表示放下身份。 相期:互相约定。 道场:佛教寺庙。这里指修行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宿写给他的老师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夏日斋房的宁静环境,表达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斋房的景色,如“桐雨生苔净,杉风坐石凉”,表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而“真茶烹涧溜,满饭取天香”则是对老师生活的赞美,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一句“何日挥冠冕,相期作道场”,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老师相聚,共度时光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怀尊师》是北宋著名文人胡宿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仁宗时期,大约在公元1040年左右。此时正值宋夏战争爆发之际,中原地区局势紧张。 胡宿在此时期的人生际遇颇具戏剧性。他曾是科举状元,备受朝廷重视,曾任职于枢密院等要害部门。然而,在仁宗时期,由于与权臣吕夷简政见不合,他被贬谪出京,出任地方官吏。在此期间,他仍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关注国家大局,为百姓谋福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胡宿以文才横溢、关心民瘼著称。他在任地方官员期间,广泛结交文人墨客,为国家献计献策。这首《寄怀尊师》正是他对恩师、挚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的抒发。诗中以“明窗灯火青如豆,晴雪梅花白似毡”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国家时局的不稳定和战乱的残酷,同时也传达出胡宿对国泰民安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