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翰林南阳叶公挽词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翰林南阳叶公挽词三首 其三
远策思开济,孤飞易中伤。 中途舍骐骥,少日铩鸾凰。 干镆仍双折,臯夔遂两亡。 吾生知已矣,魂断武丘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深思长策以济世,独自高飞易受创。 途中舍弃千里马,短暂时光失去鸾凰。 双剑折断难再战,圣贤逝去两茫茫。 我知此生已足矣,魂归武丘悲断肠。
去完善
释义
1. 南阳:古郡名,今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2. 翰林:官职名称,掌管撰拟文字事务的官员。 3. 叶公:指叶梦得,字元范,号石林居士,宋朝文人,曾任翰林学士等职。 4. 开济:开启救济之意,此处喻指施展政治抱负。 5. 孤飞:孤独飞翔,比喻仕途孤单、无人理解。 6. 中伤:遭受诽谤或攻击。 7. 骐骥:骏马,喻有才干的人。 8. 少日:年少之时。 9. 铩鸾凰:凤凰遭难,喻才华受到压制。 10. 干镆:磨利的兵器,喻指才能。 11. 皋夔:指贤臣,这里可能指叶梦得的朋友或者同事。 12. 双折:折断两次,暗示遭遇重大挫折。 13. 两亡:两人去世,这里可能指叶梦得的两个朋友或同事离世。 14. 武丘:墓地,这里可能指叶梦得的安葬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胡宿为悼念一位名叫叶公的翰林学士所作的三首挽词中的第三首。全诗描述了叶公的一生及其悲剧性结局,表达出诗人的深切哀痛和惋惜之情。 “远策思开济,孤飞易中伤”:诗人以马和鸟比喻叶公,形容他怀有崇高的理想,渴望施展抱负,但因个性孤傲而容易受到伤害。 “中途舍骐骥,少日铩鸾凰”:意味着叶公在世时未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和抱负,才华受到压抑。诗人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干镆仍双折,臯夔遂两亡”:这两句表达了两位贤才相继离世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逝者的哀悼。 “吾生知已矣,魂断武丘傍”:诗人在悼念逝去的朋友的同时,也感叹自己的人生中已经失去了这样一个知己,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关于翰林南阳叶公的悼亡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诗人胡宿用这三首诗表达了对叶公的深切怀念之情。 公元1000年左右,胡宿正值人生的中青年阶段,他才华横溢,政治观念坚定,深受朝廷赏识。然而在北宋初期,由于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士人之间相互倾轧的现象较为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胡宿虽在官场步步高升,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关注国家大局,关心民生疾苦。 这个时期,北宋王朝刚刚建立,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皇位,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减轻农民负担等。然而,随着国家的发展,官僚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逐渐显现,民间矛盾激化,局势日益紧张。胡宿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 在这首《翰林南阳叶公挽词三首 其三》中,胡宿以悲凉的诗句表达了对叶公逝世的哀痛之情。他回顾了与叶公共同度过的岁月,以及叶公为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感叹世事无常,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既是对叶公的悼念,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