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钱比部守盛山

标题包含
送钱比部守盛山
家世楹书在,山河庙券存。 乌衣出才子,朱毂滞王孙。 过峡朝云举,辞梁腊霰翻。 遥知巴子国,爱日有余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家中世代相传书籍仍在,国家河山和庙宇券证保存完好。 出身名门的才子众多,身着红漆车轮的王孙却受阻停滞。 穿过峡谷时云雾弥漫,告别房梁时雪粒飘翻。 远远望向巴子国,那里阳光充足暖意盎然。
去完善
释义
1. 家世:指家庭世代相传的门第、地位。 2. 楹书:这里指的是古代书籍,因古时候书籍多为木版印刷,故有此称谓。 3. 庙券:此处指太庙的祭祀凭据。 4. 乌衣:指乌衣巷,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是东晋名士王导、谢安等世家大族聚居之地。后来泛指世家望族。 5. 朱毂:朱红色的轮毂,这里指代官员的车马。 6. 过峡:越过山脉。 7. 腊霰:冬天的雪。 8. 巴子国:即巴蜀地区,盛山位于今重庆境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送钱比部守盛山》,是胡宿在送别朋友钱比部(唐朝官职)去盛山(地名)时所写。诗中描绘了朋友的家世、才华和未来的处境。首联以“家世楹书在”和“山河庙券存”两句开篇,强调了朋友的家族背景以及其对国家和庙宇的贡献;颔联则以“乌衣出才子”和“朱毂滞王孙”来赞美朋友的才情与地位;颈联则描述了友人即将面临的“过峡朝云举”和“辞梁腊霰翻”的地理环境变化;而尾联“遥知巴子国,爱日有余温”则展望了友人赴任的地方,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钱比部守盛山》是唐代诗人胡宿的作品。据考证,此诗创作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6-649年)。 在贞观时期,唐朝国家治理走向正规,政治氛围相对宽松,选拔官员制度也更加完善,士人阶层的地位得以提升,从而激励了大批文人仕子投身科举,积极创作诗歌,以表达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胡宿本人也在这个时期顺利地步入了政坛,曾担任比部郎中的职务。 当时的社会背景方面,盛唐文化空前繁荣,唐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正处于最为辉煌的时期。然而边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唐太宗即位后,虽与北方的东突厥和亲修好,但西南方的西突厥及西域诸国仍时有侵扰之举。在这样的背景下,朝廷一方面广纳贤才充实官僚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能臣将才稳定边疆局势。因此,像胡宿这样的文人在投身文学事业的同时,也时刻准备为国家戍边疆,此诗就是他在送别友人赴任时表达的豪情壮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