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英宗皇帝词 其一

标题包含
挽英宗皇帝词 其一
神器传归重,时龙来久乘。 告成遗玉检,请代爽金縢。 同轨遵周制,因山卜汉陵。 临朝常愿治,天意邈难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传说中,有种神奇的工具叫作“神器”,它的归来是受到高度重视的。而这条传说在很久之前就已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曾经有人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他将这段经历记录在了玉石书卷中,并告诫后来者要学习他的智慧。而这个故事已像金子般闪光,成为了永恒的传奇。 这个故事中的英雄,他遵循了周公制定的社会制度,也继承了汉皇的山川灵气。而在他统治国家的时候,他一直梦想着天下大治的美好愿景,无奈天意难测,仍令人感到遥不可及。
去完善
释义
1. 神器:比喻皇位、政权。 2. 时龙:指适合做皇帝的贤能之人。 3. 告成:指完成某事或达到某种目的。 4. 玉检:古时的封禅仪式中,将玉牒放在石头上并用泥封住,称为玉检。 5. 请代爽金縢:指代替死去的人承担政务。 6. 同轨:指车轨宽度相同,形容国家的统一。 7. 周制:周代的制度,这里主要指礼仪制度。 8. 因山:在山中建墓。 9. 汉陵:汉朝的皇家陵园。 10. 临朝:在朝廷上处理政务。 11. 愿治:希望国家治理得好。 12. 天意:上天的旨意。 13. 邈难慿:难以预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挽英宗皇帝词》是宋代诗人胡宿悼念英宗皇帝所作的诗篇。全诗深沉凝重,抒发诗人对英宗皇帝的追思之情和敬仰之意。 “神器传归重,时龙来久乘”,这两句赞颂英宗皇帝继承大统,执掌国家政权的历史重任。作者用“神器”和“时龙”来形容皇权交接的重要性和英宗皇帝的非凡地位,表达了对其神圣使命的敬畏之心。 “告成遗玉检,请代爽金縢”,这两句描述英宗皇帝的德政与勤勉。他完成了先帝未竟的事业,仿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诗人通过“玉检”和“金縢”两个意象,表达了英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和对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 “同轨遵周制,因山卜汉陵”,这两句强调英宗皇帝对国家的治理之道。他遵循古代圣贤的教诲,倡导礼教道德,同时顺应民意,开疆拓土,营造了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诗人以“同轨”、“因山”等词句,展现了英宗皇帝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和宏伟抱负。 “临朝常愿治,天意邈难慿”,这两句感慨英宗皇帝的悲天悯人情怀和无奈命运。尽管他孜孜以求国泰民安,却始终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令人叹惋不已。诗人通过这一结尾,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的无限哀思和不舍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英宗皇帝词 其一》是宋代诗人胡宿于公元1063年所创作的一首挽诗,悼念的正是刚刚去世的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赵构。 当时正值北宋中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然而在这个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却是暗流涌动。在英宗即位前,曾两度被封为濮王,居藩多年。他在位期间虽无大功,但也算是一个守成之君。然而,他的去世无疑给这个王朝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诗人胡宿,此时正担任翰林学士。他为人正直,素有“贤能”之称,对国家的治理和皇帝的作为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在这首挽诗中,他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的悼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既是对一个时代的历史回顾,也是对一位皇帝的深切怀念。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期的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