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殿元会
殿里炉香散彩云,殿前旌仗从朝暾。
后夔六乐调时律,太皡千春入御樽。
神化还随苍震始,天颜却映少阳温。
新年喜气知多少,鬰鬰葱葱覆九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宫殿中的炉香犹如彩霞飘散,宫殿前的旗帜仪仗随着晨曦而摆动。
后夔的《六乐》旋律协调了时间的韵律,太皞的千秋基业融入了御用的酒樽。
神的教化伴随着苍天的震动而生,天子的容颜却在初升的太阳下显得温和。
新年的喜悦气氛有多么浓烈呢?就像郁郁葱葱的绿色覆盖了所有的宫门。
去完善
释义
1. 大庆殿:唐朝宫殿名,此诗是描写唐朝皇帝在元旦举行元会大典的场景。
2. 炉香:炉中的熏香。
3. 散彩云:指烟雾弥漫如同五彩云朵飘散。
4. 旌仗:皇帝的仪仗队。
5. 朝暾:初升的太阳。
6. 后夔:指周文王时的乐官,善于演奏音乐。
7. 六乐:古代宫廷乐分六部,分别称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
8. 调时律:调整四时音律。
9. 太皡: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后成为东方之神的象征。
10. 千春:千年,表示长久。
11. 御樽:皇帝的酒杯。
12. 神化:神奇的变化,形容音乐的感染力。
13. 苍震:东方之神,代表春天。
14. 天颜:皇帝的面容。
15. 少阳:指春天早晨的阳光。
16. 郁鬱葱葱:茂盛的样子,形容新年的气氛浓厚。
17. 九门:古时候皇宫有九道门,此处指代整个皇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庆殿举行元会庆典的热闹景象。首联通过“炉香”、“彩云”、“旌仗”、“朝暾”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皇宫场景。颔联写音乐和祝酒,表达了国家太平、万象更新的祝愿。颈联则以苍震和少阳为喻,强调了皇帝的权威和皇家的繁荣昌盛。尾联以“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九门作结,寓意新的一年里国运昌盛、国泰民安。整首诗通过对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对称的结构,呈现出一派华丽、祥和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庆殿元会》是宋代诗人胡宿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仁宗时期。这首诗描绘了庆历四年正月初一(1044年),宋仁宗在大庆殿举行元会的盛况。
胡宿作为宋代的一位著名文人,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与欧阳修、韩琦等人交好。他在宋仁宗时期,正值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的时期,士人风气醇厚,文化事业发达。这一时期,胡宿在文学、政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风格淡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这一时期,宋朝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活跃,文化艺术繁荣,被誉为“宋初文艺复兴”。这种社会环境为胡宿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使得他能够在诗歌中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