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峰

标题包含
中峰
蹑径君高亭,天远不敢局。 疏卷檐花,百里在举目。 江横缟带明,山隐螺髻绿。 啼鸟破长烟,飞泉漱寒玉。 云回猛虎啸,清风绕岩谷。 飕飕入青松,古淡琴一曲。 倚栏更凝望,斜阳上修竹。 欲去还迟迟,胜概那可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中峰:中国地名,此处指的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 2. 刘拯:宋朝文学家。 3. 蹑径:沿着小路行走。 4. 高亭:指山峰高处。 5. 天远:天空高远。 6. 局:狭小。 7. 疏卷:卷起稀疏的帘子。 8. 檐花:屋檐下的花朵。 9. 百里:距离很远的地方。 10. 举目:抬头看。 11. 江横:江水纵横交错的样子。 12. 缟带:白色的腰带。 13. 螺髻绿:形容山脉像女性的发髻一样呈螺旋状展开。 14. 长烟:漫长的烟雾。 15. 漱寒玉:形容瀑布落下时发出的声音。 16. 云回:云朵飘散。 17. 猛虎啸:形容风吹过的声音。 18. 飕飕:形容风声。 19. 青松:松树。 20. 琴一曲:一首古琴曲。 21. 倚栏:靠在栏杆上。 22. 修竹:长长的竹子。 23. 迟迟:犹豫不决。 24. 胜概:美丽的景色。 25. 那可足:怎么能够满足。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对其热爱与陶醉的诗歌。诗句之间相互连接,营造了一幅生动而丰富的景象。“江横缟带明,山隐螺髻绿”句色彩鲜明,以白、绿等冷色调为主,展现出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全诗多处提到“鸟”和“泉”,以此寓示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感。“云回猛虎啸,清风绕岩谷”一句,既有力量的动感,又有安宁的静态美。 最后两句写景的同时,也体现出诗人眷恋自然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峰》是唐代诗人刘拯创作的一首描绘山峰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即唐玄宗时期。在那个时候,刘拯生活在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社会环境之中。他担任地方官吏,对国家的治理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尤其在唐代中晚期,各种诗体逐渐成熟,山水田园诗也在这个时期得以发展。而刘拯作为唐代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作《中峰》正是这个时期诗歌创作的杰出代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