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离·白杨花发春正美
白杨花发春正美,黄鹄帘垂低。燕子双去复双来,将弃成旧疊。秋风忽夜起,相呼度江水。
风高江浪危,拆散东西飞。红径紫陌芳情断,朱户琼窗旋梦过。憔悴卫佳人,年年愁独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里,白色的杨树花朵盛开,景色美不胜收;黄色的窗帘低垂。燕子双双离巢又双双归来,把丢弃的旧巢重新修补。突然一夜秋风起,燕子相互呼唤着渡过江水。
风雨交加,波浪汹涌,燕子被吹散,飞往不同的方向。红色的田间小路和紫色的官道变得凄清,繁华不再;富贵人家精美的窗户仿佛只是短暂的美梦。这位娇弱的女子容颜消瘦,独自承受忧愁,年复一年地等待着燕子的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白杨花发:指春天杨树开花的时节。
2. 黄鹄帘垂:黄鹄是一种大型水鸟,此处比喻帘子下垂的样子。
3. 燕子双去复双来:形容燕子分分合合的生活习性。
4. 将弃成旧疊:燕子将废弃的旧巢堆叠起来,准备筑建新巢。
5. 秋风忽夜起:秋天的寒风突然在夜晚吹起。
6. 江浪危:江面的波浪汹涌,显示出险恶的景象。
7. 红径紫陌:红花绿草的小径,这里指的是美好的环境。
8. 芳情断:美好情谊的中断。
9. 朱户琼窗:华美的门户和窗户,表示富贵人家的居所。
10. 旋梦过:形容梦境瞬间消失。
11. 憔悴卫佳人:形容女子憔悴的模样。
12. 年年愁独归:每年都因忧愁而独自返回。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离别情感的词作。首句“白杨花发春正美,黄鹄帘垂低”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白杨花开,春意盎然,黄鹄帘低垂,画面宁静而祥和。接着,“燕子双去复双来,将弃成旧疊”则描绘了燕子双双离去又归来的情景,象征着别离与重逢的轮回。
然后,“秋风忽夜起,相呼度江水”表达了季节的变换:秋风忽然在夜间吹起,燕子相互呼唤着度过江水,暗示着离别的时刻已经到来。接下来的“风高江浪危,拆散东西飞”则描述了风雨交加、波涛汹涌的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悲壮气氛。
“红径紫陌芳情断,朱户琼窗旋梦过”通过描绘红花、紫陌等景象,展现了离别后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最后两句“憔悴卫佳人,年年愁独归”则直接表达了对离别中的美丽女子的哀怜之情,以及对她年年独自归去的同情与担忧。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生无常、悲欢离合的主题,富有深厚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燕离·白杨花发春正美》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张玉娘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56年,正值南宋末年,金兵压境,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一年里,张玉娘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她原本出生于名门望族,自幼才华横溢,受到家人的宠爱。然而,随着战乱的到来,她的家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亲人离散,生活陷入了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玉娘开始反思人生,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这段时间里,张玉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文学、交流心得,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同时,她也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关心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这首《双燕离·白杨花发春正美》正是她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她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