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言次韵和邻几喜司马君实钱君倚章伯镇入省之作

标题包含
五言次韵和邻几喜司马君实钱君倚章伯镇入省之作
我本鲁连徒,放迹江湖滨。 强兹就朝列,俯仰羞众人。 初从东观游,尚得文字亲。 晚为大农属,始与俗吏伦。 簿书异我学,勾校违我贞。 有如锻戈剑,而乃驱匠轮。 颠倒失所措,左右迷厥津。 怳不知适从,但欲逃深榛。 独幸良友朋,志尚略一均。 继今三君来,益欣得有邻。 谁云典司殊,舍次密若鳞。 谁云晤语希,牖户日屡巡。 论文必高妙,谈道皆渊淳。 挥弄麈白玉,倾倒巾紫纶。 谓应餍饥渴,宁复辞昏晨。 愿言勿有倦,行即徂秋春。 宦游固难常,出处各有循。 公等其谓何,我意益欲踆。 一朝成契阔,相望楚与秦。 高会不得再,空将寄音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遘(1047年-1097年),字文通,号云巢,浙江钱塘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历任太常博士、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等职。 沈遘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便以诗名闻天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这颗本来属于鲁连的门徒,却只能放纵自己游离在江河湖畔,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勉强进入朝廷参加选拔,发现自己的行为举止都让众人感到羞愧。起初我在东观学习的时候,还能和一些文人墨客亲近。后来渐渐升任大农的属官,我才开始逐渐习惯和世俗官僚相处。那些繁杂的文书处理工作与我所学相去甚远,这让我时常感到困扰。仿佛我是一个锻造宝剑的铁匠,却被要求去驾驶马车,让我不知所措。我不禁想逃离这片混乱的世界,躲到深深的丛林中去。幸运的是,我有许多善良的朋友,他们的志向和我几乎一致。自从那三位君子来到我身边,我更感到无比的喜悦,好像找到了邻居一样。尽管我们的职位看似不同,但却能紧密合作;尽管我们平时交谈不多,但我们每天依然多次交流心得。我们在讨论文章时总能提出高明的见解,谈论道理时也都能达到深邃的境界。我们潇洒地挥动着白鹿般的羽扇,纷纷解开紫色的头巾,即使饱经沧桑,我们也从未停止追求真理的脚步。我希望我们能保持这种精神,不断前行,就像度过秋冬春季一样。官场生涯固然不易持久,但每个人进退都有原则。你们觉得如何呢?我对这个世界的期待已经很少了。如果有一天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相聚在一起,我们会相隔在楚与秦之间。再次相见的机会非常渺茫,只能将彼此的消息寄托在风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国的一位隐士,善于排难解纷,不慕荣利。这里作者以鲁连自比,表示自己的清高孤洁。 2. 放迹:放浪形骸,指自由地生活。 3. 江湖滨:江河湖海之畔,这里泛指四方各地。 4. 强兹:勉强自己。 5. 就朝列:进入朝廷为官。 6. 俯仰:形容举止谦逊,不敢妄动。 7. 东观:东汉时期的国家图书馆,此处借指国家档案馆或翰林院。 8. 大农属:大农丞的下属,大农丞是古代官职名,掌管农业事务。 9. 俗吏:平庸的官员。 10. 簿书:官府文书。 11. 勾校:审查核对账目。 12. 锻戈剑:比喻被迫去做不愿意做的事。 13. 匠轮:指工匠。 14. 颠倒:形容处境狼狈,不知所措。 15. 迷失厥津:迷失了方向。 16. 怳:恍惚,心神不定。 17. 深榛:茂密的丛林,比喻困难或困境。 18. 良友朋:志同道合的朋友。 19. 三君:指司马君实、钱君倚、章伯镇三人。 20. 典司:主管事务的人。 21. 舍次:宿舍的顺序。 22. 密若鳞:形容非常密集。 23. 晤语:见面交谈。 24. 牖户:门窗,比喻与外界的沟通。 25. 高妙:高超绝妙。 26. 渊淳:深厚、淳朴。 27. 挥弄:挥舞,戏耍。 28. 麈白玉:一种白色的麈尾,用于拂拭灰尘。 29. 倾倒:尽情畅谈。 30. 巾紫纶:紫色的头巾,此处借指士人。 31. 餍饥渴:满足饥饿口渴的需求。 32. 宁复辞昏晨:不再计较早晚的时间。 33. 愿言:但愿。 34. 行即:将要。 35. 徂秋春:经历春秋四季。 36. 出处:出仕和退隐。 37. 公等:你们诸位。 38. 其谓何:他们认为如何。 39. 意益欲踆:心意更加坚定,想要隐退。 40. 一朝:一天之内。 41. 契阔:分离,离别。 42. 相望楚与秦:形容相隔遥远。 43. 高会:盛会。 44. 空将:只能。 45. 寄音尘:传递消息。
去完善
赏析
沈遘的这首诗,抒发了他在官场中的困顿和对友情、道义的珍视。首联作者以鲁连自比,表达了他虽然在江湖中游历,但仍有坚守的道义。紧接着在颔联中,他感到在朝为官的无奈,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羞愧。颈联则是他的仕宦生涯,虽与世俗同流合污,但他内心仍然保持自我。接下来的四联则表现出他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认为公务与自己所学不符,另一方面又无力逃离这个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寄希望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这也是这首诗的高潮部分。 在诗的后半段,作者描绘了他们四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谈论文学、道义,共同度过快乐时光。他还表示愿意和他们长久地在一起,一起分享人生。然而他也意识到,宦游生活是难以长久的,所以他们可能无法一直这样相处下去。最后的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担忧,他对未来的期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沈遘的这首诗《五言次韵和邻几喜司马君实钱君倚章伯镇入省之作》作于北宋时期,当时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热衷于儒家经典的研究和诗赋创作。在这段时间里,沈遘结识了苏轼、司马光等著名文人,他们之间的友谊使得他的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元。 沈遘本人在年轻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学,二十出头就已经受到当时朝廷的关注和重用。然而,他人生的起伏很大,曾因为涉及朝政而被贬谪至地方,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这段被贬的时间里,他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疾苦,这也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 同时期,北宋正面临着外患内忧的困境。北方的辽国时常侵扰边境,国内又因土地问题引发农民起义,这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沈遘的诗句“河清连海晏”便成为了人们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与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