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言次韵和邵不疑省直

标题包含
五言次韵和邵不疑省直
蔼蔼大农府,阴阴道南庐。 夜直何其频,我性实已疏。 每来兀兀坐,中怀鬰不舒。 幸兹新凉至,灯火理旧书。 秋风吹我衣,浩然发归思。 念我去江湖,人事不复记。 扰扰弥十年,忽忽都一寐。 中夜慎勿思,无枕不得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遘(1047年-1097年),字文通,号云巢,浙江钱塘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历任太常博士、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等职。 沈遘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便以诗名闻天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繁华的大农户,阴凉南边的房屋。 夜晚值班频繁,我的天性确实疏远。 每次静坐,心中郁积不畅。 幸亏初秋到来,在灯光下整理旧书。 秋风拂过我的衣襟,激发了我深深的思乡之情。 想念我离乡的时日,许多事情已经淡忘。 忙碌的岁月已过十年,恍然如梦。 午夜时分,不要多想,没有枕头就无法入睡。
去完善
释义
1. 大农府:古代官署名,此指尚书省农业部门。 2. 阴道:道路。 3. 夜直:夜班值守。 4. 兀兀坐:默默坐着。 5. 欝:忧愁。 6. 新凉:秋初微凉的气候。 7. 灯火:灯光。 8. 旧书:往日的诗文。 9. 浩:广大。 10. 念我:挂念我。 11. 扰扰:纷乱貌。 12. 忽忽:时间流逝的样子。 13. 中夜:半夜。 14. 无枕不得睡:没有枕头无法入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诗人沈遘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在大农府工作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两句“蔼蔼大农府,阴阴道南庐”描述了大农府的环境和自己的居所。接着在“夜直何其频,我性实已疏”中表达了工作繁忙和性格独立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的诗句“每来兀兀坐,中怀欝不舒”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不舒畅。诗人通过“幸兹新凉至,灯火理旧书”两句,将视线从自己的心情转向了对书籍的热爱,凸显了其对知识的渴求。 “秋风吹我衣,浩然发归思”则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紧接着的“念我去江湖,人事不复记。扰扰弥十年,忽忽都一寐”四句回顾了自己离开家乡的岁月,感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 最后两句“中夜慎勿思,无枕不得睡”则是诗人抒发自己内心矛盾的心情,揭示了其思绪繁多、难以入睡的现状。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在繁忙工作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言次韵和邵不疑省直》是宋代诗人沈遘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0年前后,正值宋朝时期。在这个时期,沈遘在朝为官,担任侍读、秘书丞等职,参与了朝廷的许多重要事务。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沈遘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他早年曾任江南西路安抚使,后因得罪权臣而被贬为地方官。后来,他又被召回京城,担任了侍读、秘书丞等职务。在这段时间里,他与邵不疑等文人墨客交情甚好,时常互相唱和。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例如,朝政腐败、官员腐化等问题比较突出,这给沈遘等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沈遘写下了这首《五言次韵和邵不疑省直》。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朝廷弊病的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沈遘作为一个文人的才情和担当,以及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