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送余良孺大监致仕归乡
士有逢辰泰,荣名四十期。
更持使者节,数建守臣麾。
清懿推朝品,慈良号吏师。
修涂方自致,壮志未容衰。
雅尚先知止,归心浩若驰。
君恩宠年至,监尹峻官仪。
缓带金鳞重,安舆紫绶垂。
达尊倾我里,盛观耸当时。
摆落公门事,逍遥野老嬉。
维应爱玉体,五福保期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才之士也有时运亨通之时,在四十年的人生中谋求荣誉和名声。他们接过使者的符节,数次立下守护的功勋。他们以清白和高洁的形象成为朝廷的典范,展现出关爱百姓、公正廉洁的一面。他们的仕途刚刚崭露头角,宏大的抱负还未被岁月消磨。他们总是清醒地知道何时应该止步,而归家之心如同奔腾的马车般迫切。他们的忠诚得到了皇帝的厚待,晋升为高位大员,胸前挂满绶带,权力和地位尽显威严。他们的声名远播,受人敬仰。他们已经摆脱了公门的繁琐事务,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享受着作为一名智者、老人应有的快乐。祝愿他们保重身体,享受长寿的美好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士有逢辰泰:指士人得遇盛世,有机会施展抱负。逢辰,遇到好的时代;泰,安宁、祥和。
2. 荣名四十期:指一个人大约四十岁左右就应有显著的功名成就。荣名,荣誉名声;四十期,四十岁左右的时期。
3. 更持使者节:担任使者的身份。节,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
4. 数建守臣麾:多次参与地方行政事务。守臣,地方官员;麾,指挥、管理。
5. 清懿推朝品:清廉的品质受到朝廷的赞赏。清懿,清廉的风范;朝品,朝廷的褒奖。
6. 慈良号吏师:以仁爱之心治理下属,赢得吏师的尊称。慈良,仁爱;吏师,下属对长官的尊称。
7. 修涂方自致:正要大展宏图之时。修涂,长远的道路;自致,自我实现。
8. 壮志未容衰:远大的志向不容许有所懈怠。壮志,远大的理想;未容衰,不允许衰退。
9. 雅尚先知止:高尚的品德在于知道适可而止。雅尚,高尚的品格;先知止,懂得适时停止。
10. 归心浩若驰:回到家乡的心情如同奔腾的马车。归心,思乡之情;浩若驰,形容心情急切。
11. 君恩宠年至:皇上给予的恩宠达到年资。君恩,皇上的恩情;宠年至,年资满。
12. 监尹峻官仪:监察工作严谨,严守官仪。监尹,监察官;峻,严谨;官仪,官员的礼仪规范。
13. 缓带金鳞重:宽松的腰带彰显着高贵的身份。缓带,宽松的腰带;金鳞,金色鱼鳞图案,象征高贵。
14. 安舆紫绶垂:安详的车子与紫色的绶带相得益彰。安舆,平稳的车子;紫绶,紫色丝带,代表官阶。
15. 达尊倾我里:显贵之人光临我的家乡。达尊,显贵之人;倾,莅临。
16. 盛观耸当时:盛况空前,引人注目。盛观,盛大的景象;耸当世,吸引众人关注。
17. 摆落公门事:摆脱公务,享受生活。摆落,摆脱;公门事,公务。
18. 逍遥野老嬉:在乡村田野享受悠闲的生活。逍遥,闲适;野老,乡村老人。
19. 维应爱玉体:应该关爱自己的身体。维应,应该;爱玉体,珍爱身体。
20. 五福保期颐:祈求五福齐全,保佑长寿。五福,五种吉祥的事物;期颐,一百岁,寓意长寿。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诗人沈遘在这首《五言送余良孺大监致仕归乡》中,通过对余良孺这位大监致仕归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士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与感慨。诗的前两句“士有逢辰泰,荣名四十期”表达了士人在人生中遇到好运和取得功名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往往在四十年左右。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余良孺的人生经历,赞美了他的清廉、仁爱和智慧的品质,以及他在任期间取得的成就。
在“雅尚先知止,归心浩若驰”这一句中,诗人强调了知止的智慧,即一个人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停止追求名利,回归内心的宁静。这种观念体现在余良孺身上,他选择在政治生涯的顶峰时退隐回乡,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家庭归属感的珍视。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余良孺回乡时的盛况,通过对他所受到的礼遇和尊敬的表现,反映出他的人格魅力和受人敬仰的地位。最后,诗人以“维应爱玉体,五福保期颐”的祝福,表达了对余良孺晚年生活幸福、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既表达了对余良孺的敬佩之情,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人生态度的见解,使得诗篇充满了哲理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言送余良孺大监致仕归乡》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遘所作。沈遘生活在公元998年至1055年,主要活动在北宋时期。他的父亲沈括是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母亲刘氏出身名门,对他的成长有很深的影响。沈遘家境优越,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及第,历任著作佐郎、尚书礼部员外郎等职位。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时期,此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沈遘在官场生涯中也遭受了不少挫折。他曾因得罪权臣而被贬谪至外地,后又因坚持己见而遭到排挤。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此背景下,沈遘写下了这首《五言送余良孺大监致仕归乡》。诗中以送别余良孺为契机,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功名富贵的追求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