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江邻几送文丞相还游普安院

标题包含
和江邻几送文丞相还游普安院
扰扰市朝士,一身众役该。 官曹畏职业,人事烦往来。 朝出被风雨,莫还冲尘埃。 竟岁长若此,何时能休哉。 适闻丞相行,巾车城西隈。 冠盖盛出送,车马相喧豗。 吾有四君子,约言共追陪。 乌躔转背午,归来倦支骸。 道旁有精舍,聊兹释鞍彍。 殿阁鬰四合,高明绝纤灰。 曲池含清波,鱼鸟中沿洄。 禁园直南望,参差隠楼台。 秋风肃众物,野气日夕佳。 幽趣坌来会,俗纷顿可推。 高情缅山水,剧语杂讥诙。 清赏何以娱,一枰聊为开。 岂徒事争决,要且资欢咍。 谓言坐上客,兹乐那易谐。 城中苦多事,况复日月催。 功名未有立,壮志先欲摧。 幸时得闲暇,一出纾吾怀。 此言固可结,此愿惟恐乖。 须臾夕照下,欲起姑徘徊。 揽辔更留顾,余兴无穷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遘(1047年-1097年),字文通,号云巢,浙江钱塘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历任太常博士、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等职。 沈遘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便以诗名闻天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繁华熙攘的市井朝廷之中,每个人都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官员们害怕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纷繁复杂让他们疲惫不堪。早晨出门时要面对风雨,晚上回来还要冲过尘埃。一整年都是如此,不知道何时才能休息一下。 恰巧听说丞相即将远行,城西的角落已经停好了车辆。人们纷纷送出礼物,车马喧哗。我有四位好友,约好一起陪伴丞相出行。中午时分,我们已经在路的另一边等待。马车旁有一座精致的寺庙,我们在此稍作歇息。 寺庙四周的建筑巍峨壮观,明亮如洗,完全没有一丝灰尘。水池里碧波荡漾,鱼儿在水中游动。向南望去,可以看到皇宫里的建筑错落有致。秋日的微风让万物都显得宁静祥和,空气清新宜人。在这幽静的景致里,世俗的烦恼都可以暂时抛开。我们畅谈彼此的心意,欢声笑语间也不乏诙谐之语。 为了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我们铺开棋盘,开始下棋。下棋不仅是为了决定胜负,更是为了增添乐趣。我说:“各位同僚,这样的快乐时光实在难得。城中的生活总是忙碌,时间也过得飞快。我们的功业还未建成,但心中的壮志却已渐渐消磨。幸亏现在还有空闲的时间,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抒发胸怀。” 这句话让大家产生共鸣,心中所愿也似乎得以实现。夕阳西下,我们准备离开,但在走之前还想再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也许还有无尽的趣味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去完善
释义
1. 扰扰:纷繁杂乱的样子。 2. 市朝:市场与朝廷的并称,泛指城市或官场。 3. 士:读书人,这里指的是官员。 4. 一身众役该:一身肩负着多种差役,形容工作繁忙。 5. 官曹:各级官府。 6. 职业:职责,公务。 7. 莫还:指晚上回家。 8. 朝出被风雨:早晨出门遇到风雨。 9. 莫还冲尘埃:傍晚回家又满身尘土。 10. 巾车:有篷帐的车子。 11. 城西隈:城西边弯曲的地方。 12. 冠盖:官员的冠服和车盖。 13. 繁盛:繁荣昌盛。 14. 相喧豗:相互喧闹的声音。 15. 四君子:作者邀请的朋友四人。 16. 乌躔:太阳的运行。 17. 背午:临近中午。 18. 支骸:意为自己疲惫不堪。 19. 精舍:佛寺的美称。 20. 释鞍彍:放下马鞍休息。 21. 殿阁:殿堂楼阁。 22. 郁:树木茂盛。 23. 四合:四面围拢。 24. 高明:高远光明。 25. 纤灰:细微的灰尘。 26. 曲池:曲折的池塘。 27. 含清波:容纳清澈的水波。 28. 鱼鸟中沿洄:鱼在水中游动,鸟在天空飞翔。 29. 禁园:皇家园林。 30. 南望:向南看去。 31. 参差:高低不齐。 32. 隐:隐约可见。 33. 楼台:高楼亭台。 34. 秋风肃众物:秋风让万物变得萧瑟。 35. 野气:野外的新鲜空气。 36. 日夕佳:夕阳下的景色美丽。 37. 幽趣:清幽的景致。 38. 坌来会:汇集在一起。 39. 俗纷:世俗的纷繁事务。 40. 顿可推:立刻可以抛开。 41. 高情:高尚的情操。 42. 缅:遥望。 43. 剧语:激烈辩论的话语。 44. 杂讥诙:夹杂讽刺的言论。 45. 清赏:清雅的欣赏对象。 46. 以娱:用来娱乐。 47. 一枰:一块棋盘。 48. 聊为开:随意开启。 49. 岂徒:并非仅仅。 50. 事争决:事物之间的争斗与解决。 51. 要且:主要,重要。 52. 资欢咍:提供欢乐的氛围。 53. 谓言:所说的话。 54. 坐上客:宴席上的宾客。 55. 那易谐:不容易达成。 56. 苦多事:被许多事情困扰。 57. 况复:更何况。 58. 日月催:时间的催促。 59. 壮志:远大的志向。 60. 先欲摧:容易被消磨。 61. 幸时:幸运的是。 62. 得闲暇:有空闲的时间。 63. 一出纾吾怀:偶尔出去排解内心的压力。 64. 此言固可结:这个说法确实可以作为结论。 65. 此愿惟恐乖:这个愿望只怕难以实现。 66. 揽辔:整理马缰绳,准备出发。 67. 更留顾:再四处看看。 68. 余兴:未尽的兴趣。 69. 无穷涯:无尽的境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文天祥的高尚品质和他在普安院的游历。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忙碌生活,反衬出文天祥的从容与淡定。他送别文天祥的场景以及文天祥出游的目的地——普安院都体现了他的高雅品质。此外,作者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文天祥在山水之间的流连忘返之情,并对其充满智慧的言论表示敬意。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于如文天祥一样的友人相伴的珍视,以及对尘世纷扰的逃避。整首诗歌情感饱满,以丰富的意象塑造了一个清晰的画面,突显了文天祥的崇高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江邻几送文丞相还游普安院》是宋代诗人沈遘所作。据史书记载,此诗大约创作于宋神宗时期(1067-1085年)。 沈遘身处两宋之交,一生致力于文学和政事。他早年就学于王安石门下,是王安石的学生。王安石推行新法时,沈遘积极参政议政,后因与司马光等保守派政见不合而离朝。 在沈遘生活的时代,北宋的边疆形势并不稳定。西北方有西夏虎视眈眈,南方的交趾也逐渐脱离中央政府控制。在这种背景下,朝廷急需贤能大臣治理国家、维护边疆安宁。文天祥作为南宋的名臣,曾在此时多次出使金国,被任命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这首诗就是沈遘送别文天祥去普安院担任僧官时的赠别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