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平甫寄介甫羡会稽之行

标题包含
和平甫寄介甫羡会稽之行
君家兄弟古人期,入直西垣已恨迟。 莫羡迂疏乞州去,朝廷多事待论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遘(1047年-1097年),字文通,号云巢,浙江钱塘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历任太常博士、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等职。 沈遘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便以诗名闻天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们家的兄弟们都期待着古人的约定,但进入朝堂时已经有些迟了。不要羡慕那些被任命为外官的人,因为朝廷正面临着众多事务需要讨论和思考。
去完善
释义
《和平甫寄介甫羡会稽之行》沈遘 君家兄弟古人期,入直西垣已恨迟。 莫羡迂疏乞州去,朝廷多事待论思。 注释: 1. 和平甫寄介甫:此处指与张景脩(字平甫)、王安石(字介甫)的唱和诗作。 2. 会稽: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一带,以王羲之等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而著名。 3. 古人期:指古代文人的雅集、欢聚。 4. 西垣:古时候官署的一种称呼,这里指朝臣出入之处,也可以理解为在朝廷中任职。 5. 恨迟:遗憾晚到。 6. 莫羡:不要羡慕。 7. 迂疏:迂腐疏懒之人。 8. 乞州:请求去地方担任职务。 9. 朝廷多事:指当时国家事务繁忙。 10. 待论思:等待对国事提出建议和想法。
去完善
赏析
《和平甫寄介甫羡会稽之行》是宋朝诗人沈遘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会稽之行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 首句“君家兄弟古人期”,是说诗人羡慕的两位朋友,他们如同古人一样,志趣相投,默契配合。接下来“入直西垣已恨迟”,意思是说,他们虽然进入了朝廷,但已经感到有些晚了,因为国家正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紧接着“莫羡迂疏乞州去”,是诗人在劝诫这两位朋友,不要羡慕那些离开朝廷,到地方任职的人。因为现在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需要他们在朝廷中发挥作用,为国家出谋划策。 最后一句“朝廷多事待论思”,是诗人对国家的担忧,也是对朋友的期许。他希望他们能在朝廷中发挥自己的才智,为国家排忧解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平甫寄介甫羡会稽之行》是宋代诗人沈遘所创作的。诗创作于公元1067年前后,即北宋仁宗嘉祐年间。 沈遘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繁荣,尤其诗歌创作成就突出。文人墨客们交游甚广,乐于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以诗为媒传达感情。沈遘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他与王安石、王平甫等人志趣相投,互相推崇,作品常以此种形式相互交流。 在诗中提到的“会稽”,即今天的浙江绍兴一带,自东汉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地游玩逗留,留下了诸多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而沈遘创作这首诗时,正处于王安石的会稽之行期间,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羡慕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