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子都兄寄伯封论书

标题包含
次韵子都兄寄伯封论书
绝艺当如郢匠斤,家鸡野鹜漫分群。 山阴妙法羲传献,江左名声薄继欣。 竞作墨猪无健骨,谁知笔髓贵丰筋。 斯言举似秦谿后,三折君须子细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洪(1920年-2007年),原名李洪烈,字子云,号青莲居士,四川乐山人。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草圣”。 李洪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李熙垣是清朝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绝佳技艺犹如楚国工匠之斤斧,家中母鸡与野外鸭子各有其群。 王羲之在山阴传授奇妙技法,江左名声由杜薄传承发扬。 竞相创作的书法如同墨猪缺乏硬朗骨骼,谁能知道画笔精髓贵在丰满的筋肉。 这些话告诉给秦谿之后,三位学子需要仔细区分。
去完善
释义
1. 郢匠斤:出自《庄子·养生主》中的故事,喻指技艺高超的工匠。这里用"郢匠斤"来形容书法技艺的高超。 2. 家鸡野鹜:比喻书法风格的差异,家鸡指规范工整的字体,野鹜指自由奔放的字体。 3. 山阴妙法:王羲之曾寓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他的书法被称为"山阴妙法"。 4. 江左:即江东地区,此处指江南地区的书法。 5. 墨猪:形容笔画肥硕的字,贬义。 6. 笔髓:毛笔的核心部分,用以传递笔墨。 7. 丰筋:指字骨丰厚,笔画有力。 8. 三折:指书写时的三次转折。 9. 秦谿:这里可能指的是宋代书法家秦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写给他的朋友子都兄的回信。诗中,他以书法艺术为例,表达了对于技艺和艺术创作的一些观点。 首联以“郢匠斤”比喻技艺精湛,强调在技艺方面应追求至高境界。接着用“家鸡野鹜”来描述书法作品中风格的不同。颔联提及王羲之的“山阴妙法”,表示对书法艺术的敬仰。颈联则批评了当时的流行风尚,认为追求表面华丽而忽视内在本质是不可取的。 尾联提出自己的主张,即应当关注作品内在的筋骨、精神,并期待对方能深刻理解其意,共品艺术之美。全诗表现出作者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不俗的艺术鉴赏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