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田居即事四首 其三
水榭风亭取次开,新凉应有客同杯。树阴深处黄鹂语,溪水平时白鸟来。葵扇偶从邻妪买,荷衣旋学野人裁。花间蝴蝶双飞去,正是山翁午梦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临水的建筑与通风的亭子依次开放,带来清凉之感,宾客们共享美酒佳肴。绿树浓荫中传来了黄鹂的啼鸣,小溪的水面平缓,时有白色水鸟掠过。我从邻家婆婆那里买来一把葵扇,学习乡野之人剪裁荷叶做衣裳。花间的蝴蝶双双飞舞离去,这正是山中老人在午睡后的悠然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水榭风亭:指临水的建筑,如亭子和走廊等。
2. 取次开:随兴所至地开放或展示。
3. 新凉:凉爽的新感受,多指夏季的风。
4. 树阴深处:树荫的深处,意指幽静的地方。
5. 黄鹂语:黄鹂的鸣叫声。
6. 溪水平时:溪流平时的水位。
7. 白鸟:白色的水鸟,如鱼鸥等。
8. 葵扇:用葵花叶制成的扇子。
9. 邻妪:邻居的老妇人。
10. 荷衣:荷叶制成的衣裳。
11. 野人:田野间的农夫或隐士。
12. 花间:花朵之间。
13. 双飞去:一起飞行离去。
14. 山翁:隐居山林的老人。
15. 午梦回:午睡醒来。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夏日乡村的风景和生活情景,生动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乐趣。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自然界中的元素更具活力和生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田居即事四首 其三》是明代诗人蒋山卿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这是明朝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
在这个时期,蒋山卿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这使得他对官场产生了失望情绪,开始转向田园生活,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同时,明朝嘉靖年间的社会背景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逐渐松动,民间文学和艺术的创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使得像蒋山卿这样的文人们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和个人风格的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