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御史蒋公赴漕江东

标题包含
送御史蒋公赴漕江东
簪笔天阶柱下官,孤风凛凛振台端。 坐曹常佐甘泉计,奏事曾纡武帐冠。 一日雕龙分使节,几年骢马避朝鞍。 商功未是须贤地,荷橐行归侍玉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簪笔”是指官员用于书写的工具,也可以代表官员本身。这句诗的意思是:身为官员的我,孤独而坚定地在国家政务中发挥作用。 “坐曹常佐甘泉计,奏事曾纡武帐冠。”这两句描绘了官员的工作场景。在办公部门协助制定策略,向皇帝报告事务时,头戴武帐之冠。 “一日雕龙分使节,几年骢马避朝鞍。”这两句是说,有一天被授予使者身份(代表国家出使外国),这些年来骑着青骢马回避朝廷纷扰。 “商功未是须贤地,荷橐行归侍玉銮。”最后两句意味着,考察政绩并不是唯一评判贤能的标准,背起包裹准备返回宫廷,继续陪伴君王。
去完善
释义
1.簪笔:古时的书写工具,此指代文职官员。 2.天阶:皇宫的台阶,此处喻指朝廷。 3.柱下官:负责监察官员的官员,这里指的是御史。 4.孤风:孤独的风声,比喻清廉的品质。 5.凛凛:形容严肃可敬的样子。 6.台端:古代对尚书、御史等中央级官员的称呼。 7.坐曹:坐在官署中处理公务。 8.甘泉计:指筹划国家的财政收支。 9.奏事:向皇帝汇报政务。 10.武帐冠:武士所戴的头盔,这里喻指军事事务。 11.雕龙:形容文采飞扬的文章。 12.使节:朝廷派遣的官员。 13.骢马:一种青白色的马,此处借指御史出巡。 14.避朝鞍:因在地方任职,故无法经常回京上朝。 15.商功:考察工程建设的官员。 16.须贤地:需要有才能的地方官。 17.荷橐:背着装满文书的袋子,指代官员办事。 18.玉銮:皇帝的车驾。
去完善
赏析
《送御史蒋公赴漕江东》是一首描绘御史蒋公出任漕江东郡太守的诗。诗中赞扬了蒋公刚正不阿、秉公办事的作风,以及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成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蒋公远赴任所的担忧和期望。 首联“簪笔天阶柱下官,孤风凛凛振台端”描述了蒋公作为御史的形象,他以簪笔为天阶,以柱下为官位,表现了他的尊严和权威。他的品格如同一股清风,震慑着朝廷的台端,显示出他的正直和高尚品质。 颔联“坐曹常佐甘泉计,奏事曾纡武帐冠”表现了蒋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他为国家的付出。他常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为国家献言献策,他的意见受到了朝廷的重视。 颈联“一日雕龙分使节,几年骢马避朝鞍”写出了蒋公被任命为漕江东郡太守的情景。他被委以重任,成为国家的使者,肩负着国家的重托。然而,他也因此远离了朝廷,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 尾联“商功未是须贤地,荷橐行归侍玉銮”表达了对蒋公的期望。诗人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当他完成使命时,他还可以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效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人士子多有为官为民之志向,翰林院待制胡宿则是一位兼济天下的文人。他在公元1051年写下《送御史蒋公赴漕江东》这首诗,以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对于朋友蒋氏出仕为官的祝贺及期望。 胡宿生活的时代,正逢宋仁宗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然而,与表面繁华并存的是各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胡宿决定投身于政治,践行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用自己的诗词歌赋记录了这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对国家民族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成为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在创作《送御史蒋公赴漕江东》这首诗时,胡宿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朋友的升迁让他既羡慕又感慨。他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自己对世事沧桑的独特见解融于诗中,流露出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