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夕雨中饮客

标题包含
七夕雨中饮客
羁怀病思不禁秋,又报西风大火流。 梧叶未凋高树翠,薇花不厌小山幽。 燕鸿来往书生老,禾黍高低故国愁。 志士悲秋宁复尔,楼头罇酒漫销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天来临,我心中抑郁的情感和病痛让我无法抵挡,西风的热度又在流淌。梧桐树的叶子还未凋落,依然翠绿在高高的枝头;蔷薇花在低矮的山上盛开,充满生机。燕子和鸿雁来来回回地飞行,而我已经老去,成了书生的模样。稻谷和高粱生长的高低有致,引起我对故乡的忧虑。有抱负的人感叹秋天,但我只能借酒消愁,不再思考这些悲伤的事了。
去完善
释义
《七夕雨中饮客》注释如下: 1. 羁怀病思:指客居他乡的忧愁之情。羁怀,旅居在外的心情;病思,生病时的思绪。 2. 西风大火流:西方刮来的大风与大火流星相对,象征秋天的到来。 3. 梧叶未凋:指梧桐树叶尚未凋落,暗示秋天还未完全到来。 4. 薇花:紫薇花,一种生长在低处的花卉,此处形容小山的幽静之美。 5. 燕鸿:燕子和大雁,这里借指候鸟。 6. 禾黍:禾苗和高粱,这里代表田野的景象。 7. 故国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 志士悲秋:指有抱负的人到了秋天就会感到悲伤,这里的“悲秋”与“宁复尔”相呼应。 9. 楼头:楼顶,这里指诗人所在的饮酒地点。
去完善
赏析
赏析:马廷鸾的这首《七夕雨中饮客》,表达了诗人忧郁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人以秋风、火流、梧叶、薇花等自然景象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同时,通过燕鸿、禾黍等物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哀愁。诗人以“志士悲秋”为主题,表达了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心态,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夕雨中饮客》是南宋诗人马廷鸾在公元1258年左右创作的一首古诗。这一时期正值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马廷鸾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后入仕为官,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波折。他在任期间,曾多次上疏直言时政弊端,要求改革,但都未获采纳。后来,他因与权臣贾似道不合,被罢官回乡。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腐朽,外患不断,北方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而贾似道却大权独揽,肆意妄为,政治腐败不堪。马廷鸾目睹这一切,忧国忧民之心愈发强烈。他回到家乡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而是继续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马廷鸾写下了这首《七夕雨中饮客》。诗中以七夕雨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同时也体现了他面对困境时,依然坚定信念,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