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永寄诗有穷愁之叹和韵宽之
我生抱孤贞,有似窗前竹。
却笑日用功,采绿不盈掬。
诗书负宿愿,发愤处幽独。
古人刮目处,论道不隔宿。
吾计决已久,不疑何待卜。
一书讯安否,双鱼勤往复。
丈夫气相许,云雨讵翻覆。
穷通付一醉,东邻酒方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生来坚守孤独贞洁,就像窗前的翠竹一样。
却嘲笑日常的努力,采撷绿色也不过手掌那么多。
我一直对诗书有所期望,在幽静的地方发泄我的愤怒。
古人刮目相看之处,讨论道理不能隔夜。
我已经下定决心很久了,没有疑惑哪里还需要占卜。
一封信询问是否安好,两条鱼不断地往来。
大丈夫的气概相互许诺,云和雨的变幻莫测。
贫穷和显达都交给一醉,东边邻居的酒才刚刚熟。
去完善
释义
1. "采绿":源自《诗经·小雅·采绿》,指采集水草,这里比喻做学问。
2. "发愤":下定决心奋发努力。
3. "刮目":以新的眼光看待,表示对某人的赏识或尊敬。
4. "云雨":出自楚辞《高唐赋》中的"巫山云雨",这里用来形容男女之情。
5. "穷通":贫穷与显达,指人生的境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作者以竹子为喻,表达了坚守个人信念、忠诚于理想的坚定决心。作者在诗中表示,自己生来就具有坚韧不屈的品质,就如同窗前的竹子一样,无论风吹雨打,都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和尊严。
作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虽然他一直努力读书学习,但是他的抱负和才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展现和认可。诗人借“诗书负宿愿”一句,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怀才不遇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现出了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他坚信只要不放弃努力,终究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也希望通过书信与朋友交流近况,分享心情,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人生信仰和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朋友的真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贾元永寄诗有穷愁之叹和韵宽之》是南宋诗人陈文蔚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至嘉泰二年(公元1198年至1202年)之间。这段时间内,诗人生活在一个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陆游、辛弃疾等爱国志士力主抗金,但南宋朝廷却实行妥协求和的政策。文人墨客在这种氛围中多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个人方面,陈文蔚生于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出身,历任州县官员。他在任上清廉正直,体恤百姓疾苦,后因触怒权贵被免官。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民间百姓的困苦有着深刻的了解,也使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
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歌的创作源泉。诗人借贾元之口,表达了对穷愁命运的感慨和对故土乡亲的思念之情。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文人志士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