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
天子蘂珠宫,楼台碧落通。
豫游皆汗漫,斋处即崆峒。
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气中。
道言何所说,宝历自无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帝居住的宫殿,犹如天宫楼阁般美好,与蓝天白云相连。出游时兴致勃勃,仿佛在天地间畅游;斋戒处则如道教名山崆峒山一般幽静。在阳光、月光、星光照耀之下,君王和臣民共融于天地之间。这里所说的道理便是道法自然,而国家的命运也会因此而源远流长。
去完善
释义
《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
作者:崔国辅
注释:
1. 天子:指皇帝。
2. 蘂珠宫:道教神话中的神仙居处,这里借指华清宫。
3. 楼台:指宫殿、楼阁等建筑。
4. 碧落:天空的别称。
5. 豫游:皇帝出游。
6. 汗漫:无边无际的样子。
7. 斋处:修道之处。
8. 崆峒: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修道之地。
9. 云物:指天空的景物,如日月星辰等。
10. 三光:指日、月、星之光。
11. 一气:指天地之气。
12. 道言:道教的话语。
13. 宝历:皇帝的年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描绘了华清宫的壮丽景色以及皇帝与臣子的融洽氛围。首联以“天子蕊珠宫”起笔,展现了皇宫的华美,同时又用“楼台碧落通”来形容宫殿的高大和壮观。颔联则描述了皇帝出游的场景,其中“汗漫”一词寓意皇帝的巡游不受拘束,显示出皇室的威严和气派。而“斋处即崆峒”一句则暗示皇帝在宫廷中也保持着虔诚的信仰。颈联通过“三光里”和“一气中”两个意象表达了皇家的气度与和谐气氛。尾联以“道言何所说,宝历自无穷”结束全诗,既表现出皇帝在祈祷时所表达的美好祝愿,也暗示了皇室的统治将会千秋万代、长久不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长安华清宫繁盛一时。这里是皇帝冬日避寒的地方,也是朝臣和百姓们尊崇的圣地。此时,崔国辅因为才情出众,被任命为翰林院待诏。这首《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便诞生于这一时期。
据史书记载,这一天唐玄宗率领文武百官举行盛大仪式,到华清宫上香祈福。巍峨华丽的宫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庄重肃穆。香烟缭绕,钟声悠扬。一时间,群臣齐聚,共同见证了这神圣的时刻。
崔国辅作为唐朝文人,时刻关心国家大事,他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个重要的历史瞬间,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这一盛世景象。这首应制诗既表达了唐玄宗对国家的期许,也展现了崔国辅崇高的品格与风采。同时,这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昌盛,以及人们对和平、富饶、安定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