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宿光州陈寨驿
南来无侣路三千,八月荒村看月圆。
独酌不成眠未得,静随寒影落天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从南方归来时,一路上没有同伴,走过了漫长的三千里的旅程。到了八月的夜晚,我一个人呆在寂静的村庄里看着圆圆的月亮。想要独自喝酒解闷却无法入睡,只有静静地随着寒冷的身影,看着它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南来无侣:指从南方来到此地,没有同伴。
2. 路三千:形容路程遥远。
3. 八月荒村:指在八月的乡村。
4. 看月圆:观看月亮圆满的样子。
5. 独酌不成眠未得:独自喝酒却不能入睡。
6. 静随寒影:静静地随着寒冷的身影。
7. 落天边:落在天的尽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南来无侣路三千”起句,描绘了诗人孤身南下、旅途寂寥的情景。接下来的“八月荒村看月圆”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与地点:在八月的中秋佳节,他独自一人来到这荒凉的小村庄,看着天上的明月。
“独酌不成眠未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这寂静的夜晚,他独自一人饮酒,却无法入睡,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静随寒影落天边”,则将诗人此时的思绪推向了远方。他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月亮,仿佛能看到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心中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同时,这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宁静致远的心境,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夜宿光州陈寨驿》是南宋文人廖刚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即宋高宗绍兴十七年的一个中秋夜。当时,廖刚担任洪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在赴任途中夜宿光州陈寨驿时,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
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初期,金国侵略北方,南宋偏安一隅。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困苦。廖刚本人也有类似的经历。他曾任淮西转运副使,亲身经历了战乱的苦难,对国家的现状十分忧虑。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独宿驿站的场景,表达了孤寂、思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