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焦器之春雪
晓色初凝带月华,雰飞还见受风斜。
红芳未遍人间景,白玉先开天上花。
迤逦郊园迷别坞,蒙笼春水绕谁家。
会须选胜乘新霁,倒载千秋小様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黎明时分,月色还未完全散去,各种景象渐渐清晰起来。在这风中,有花瓣随风飘散。盛开的红花还未布满大地,但那洁白如玉的花朵早已盛放于天边。在这片风景迷人的田园中,河水流过千家万户。待雨后初晴之时,定会选出最佳风光之地,尽情欣赏这美景,好似把千百年来的故事都装在小车里慢慢品味。
去完善
释义
《和焦器之春雪》廖刚:
1. 晓色初凝带月华:晓色,拂晓时的天色;初凝,指刚刚形成的霜冻;带月华,月光洒在景物上。
2. 雰飞还见受风斜:雰飞,飘落的雪花;风斜,风吹的方向。
3. 红芳未遍人间景:红芳,春天的花朵;人间景,人世间的风景。
4. 白玉先开天上花:白玉,形容雪的白净;天上花,天上的雪花。
5. 迤逦郊园迷别坞:迤逦,曲折连绵的样子;郊园,郊外的园林;别坞,别的村庄。
6. 蒙笼春水绕谁家:蒙笼,茂密幽深;春水,春天的河流;绕谁家,环绕着谁家的房屋。
7. 会须选胜乘新霁:会须,应当;选胜,选择优美的风景;乘新霁,趁天气晴朗的时候。
8. 倒载千秋小様车:倒载,停车;千秋,指车马;小様车,小车。
去完善
赏析
《和焦器之春雪》廖刚这首五言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雪花纷飞的景象。诗句的意境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展现出大自然的静谧与神奇。
首句“晓色初凝带月华”,描述了拂晓时分,天地间刚刚凝结出一片宁静的氛围,月光洒在白雪上,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美感。次句“雰飞还见受风斜”,诗人用“雰飞”一词描绘雪花飘落的动态美,同时又通过“受风斜”传递出风雪中行人步履蹒跚的景象,展现了春雪带来的寒意。
三、四句“红芳未遍人间景,白玉先开天上花”,道出了雪中尚未完全盛开的红花和纯白如仙界的雪花的对比之美。红白相映,使得整首诗的色彩更加鲜明生动。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正在悄然降临人间。
接下来的两句“迤逦郊园迷别坞,蒙笼春水绕谁家”,描绘了一幅春日雪景图:蜿蜒曲折的郊野田园被皑皑白雪覆盖,仿佛陷入了一片迷蒙之中;而春水环绕着人家,显得朦朦胧胧,宛如仙境。
最后两句“会须选胜乘新霁,倒载千秋小様车”,意味着在春光初露时,人们纷纷选择胜景出游,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这里的“倒载千秋小様车”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赏景之余,还要尽情畅饮,陶醉在春色之中的情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焦器之春雪》是南宋诗人廖刚的一首描绘春天雪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初年,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164年间。在这个时期,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金兵南下侵扰,朝廷腐败无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廖刚(1070-1143),字达夫,号潭州人,吉州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他曾任太常博士、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他在任职期间,直言敢谏,忧国忧民,颇有政治抱负。然而,由于当时朝廷的腐朽和战乱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
在这段时间里,廖刚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因为直言劝谏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也曾因为直言敢谏而触怒了皇帝,被贬谪到地方。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民生疾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廖刚写下了这首描绘春雪的诗。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春雪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他用诗句表达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